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53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及其质量比例为:水泥(1.2~3.0)、回收碎骨料(1.0~2.5)、发泡剂(1.0~3.0)、水(1.0~2.8)和小麦秸秆灰(1.0~3.5)。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小麦秸秆灰以及将用于燃烧小麦秸秆灰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通入到混合罐内对回收碎骨料加水反应成碳酸钙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抗折以及空气污染的指数均提高,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由于具有多孔结构,雨水透过性能良好,而且有吸音性,适合草本类植物生长等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透水混凝土也被称为多孔混凝土,实质上是一种由骨料、胶凝材料、水及添加剂等拌和而成的建材,其强度主要是依靠包裹在骨料表面的硬化的胶凝材料将骨料粘结而形成。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降噪音的性能,主要被用于铺筑堤坝、护岸、人行道、大型广场及绿色建筑的路肩和隔板等。
[000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物资源丰富。但是随着农业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也随之增多,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生物质―秸秆的年平均产生量达6.4亿吨,除少部分用于造纸、板材加工外,大部分秸秆资源被荒废或者就地焚烧,产生的秸秆灰不仅占用土地,同时还产生大量烟尘和CO2,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比较于其它生物质,小麦秸秆收获季节的气温高,易干燥、易收集;小麦秸秆灰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其质量比例为:水泥(1.2~3.0)、回收碎骨料(1.0~2.5)、发泡剂(1.0~3.0)、水(1.0~2.8)和小麦秸秆灰(1.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其质量比例为:水泥:回收碎骨料:发泡剂:水:小麦秸秆灰=2.2:1.8:1.6:1.9: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应用于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所述一种利用麦秸秆灰做集料的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回收碎骨料投放在混合罐内,并且投入定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20min后备用;S2:将小麦秸秆投放在燃烧炉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到步骤1的混合罐内,并且继续搅拌30min后备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混合罐内回收碎骨料与水混合形成的石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张志萱朱娜林颖马博汪发红刘玉娟王梅节王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