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51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引纬系统,包括底座、引纬梭子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底座的上端面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容设芯模和打纬装置;引纬梭子机构包括沿底座的周向活动安装至底座的梭子结构,梭子结构位于通孔的侧围,梭子结构用于牵引纬纱,以使纬纱缠绕在多个经纱的外侧;驱动机构包括棘条和多个棘轮结构,多个棘轮结构沿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各棘轮结构均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底座的上端面,棘条固定安装至梭子结构的下端,棘条可选择的与至少一棘轮结构咬合以带动梭子结构转动;纬纱拉紧机构设于底座上,且对应其中一棘轮结构设置,纬纱拉紧机构用于拉紧由梭子结构引出的纬纱,以使得纬纱带动经纱贴紧在芯模外壁面。使得纬纱带动经纱贴紧在芯模外壁面。使得纬纱带动经纱贴紧在芯模外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纬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特别涉及引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层立体圆筒复合材料织物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再加上质量轻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多层圆筒三维织机的自动化已经可以实现,而三维圆筒织机的自动化引纬机构和经纱张力控制始终是个技术难题。现有可以织造多种厚度要求的圆筒织机虽然可以高效的完成织造,但是其引纬机构会存在顶齿和卡齿的现象从而影响织机整体的织造效率,而且纬纱提供的张力较小织造出的织物会导致经纱没有完全贴近芯模从而直接影响圆筒织物的织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引纬系统,旨在解决目前的引纬设备中存在的引纬机构不稳定、织造效果差的缺陷和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引纬系统,用于将纬纱绕设在经纱的外表面并共同贴紧至芯模的外壁面上,具体包括:
[0005]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设芯模和打纬装置;
[0006]引纬梭子机构,包括沿所述底座的周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底座的梭子结构,所述梭子结构位于所述通孔的侧围,所述梭子结构用于牵引纬纱,以使纬纱缠绕在多个经纱的外侧;
[0007]驱动机构,包括棘条和多个棘轮结构,多个所述棘轮结构沿所述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棘轮结构均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棘条固定安装至所述梭子结构的下端,所述棘条可选择的与至少一所述棘轮结构咬合以带动所述梭子结构转动;以及,
[0008]纬纱拉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对应其中一所述棘轮结构设置,所述纬纱拉紧机构用于拉紧由所述梭子结构引出的纬纱,以使得纬纱带动经纱贴紧在芯模外壁面。
[0009]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0010]多个固定板,沿所述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处于所述通孔的周侧,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供对应的所述棘轮结构安装;以及,
[0011]多个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对应安装至多个所述固定板上,各所述驱动电机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驱动轴,各所述驱动轴穿过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与对应的所述棘轮结构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2]其中,各所述棘轮结构至少部分突出于各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侧端。
[0013]可选地,每一所述棘轮结构包括:
[0014]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安装凹槽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圆盘的中部贯设有过孔;
[0015]多个活动顶杆,多个所述活动顶杆分别活动安装至多个所述安装凹槽内,各所述活动顶杆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支撑圆盘设置,以与所述棘条对应咬合;以及,
[0016]多个压缩弹簧,多个所述压缩弹簧设于多个所述安装凹槽内,各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顶杆和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面抵接;
[0017]其中,各所述驱动轴伸入至所述过孔内,以与所述支撑圆盘固定连接。
[0018]可选地,每一所述棘轮结构中,所述活动顶杆的外表面设有止挡凸起;
[0019]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口处对应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止挡凸起相抵,以限制所述活动顶杆朝背向所述过孔方向的活动行程。
[0020]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板设置的多个导向结构,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0021]两个导向轮,设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侧端,两个所述导向轮均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向轮的外侧面均设有第一环形槽;
[0022]支撑轮,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支撑轮位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且处于两个所述导向轮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支撑轮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环形槽;以及,
[0023]弧形板,固定安装至所述棘条的下端面,所述弧形板沿所述通孔径向上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至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0024]其中,所述棘轮结构突出于所述固定板的部分处于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
[0025]可选地,各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磁感应位置控制传感器;
[0026]所述棘条上设有磁铁,以分别与多个所述磁感应位置控制传感器电磁配合。
[0027]可选地,所述梭子结构包括:
[0028]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上端相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棘条的上端面;
[0029]第一横杆,位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以及,
[0030]多个导线环,多个所述导线环中包括第一导线环和第二导线环,所述第一导线环设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导线环设于两个所述连接臂的连接处,用于使纬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线环和所述第二导线环连接至芯模上。
[0031]可选地,所述梭子结构还包括:
[0032]第二横杆,位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且处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安装有一所述导线环;
[0033]第三横杆,位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且处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第三横杆上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导线环;
[0034]导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一活动导线环;以及,
[0035]两个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活动导线环的上下两侧;
[0036]其中,纬纱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线环、所述第二横杆上的所述导线环、所述第三横杆上的其中一所述导线环、所述活动导线环、所述第三横杆上的另一所述导线环、所述第二
导线环以连接至芯模上。
[0037]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中,位于所述活动导线环下方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位于所述活动导线环上方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
[0038]可选地,所述引纬梭子机构还包括纱筒固定座,所述纱筒固定座固定安装至所述棘条上,且处于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所述纱筒固定座上具有一沿所述棘条的长度方向转动安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用于供纱筒套设安装。
[0039]可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突出所述纱筒固定座设置;
[0040]所述引纬梭子机构还包括预紧组件,所述预紧组件包括:
[0041]支撑座,与所述纱筒固定座的侧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轴突出所述纱筒固定座部分的下方;
[0042]摩擦块,位于所述纱筒固定座与所述转动轴之间,所述摩擦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轴突出所述纱筒固定座部分相抵,所述摩擦块的下端面设有凹槽;以及,
[0043]第二弹簧,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凹槽的上壁面相抵。
[0044]可选地,所述纬纱拉紧机构包括:
[0045]安装座;
[0046]夹线组件,包括夹线结构,所述夹线结构沿第一方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线结构用于夹持纬纱的下部;以及,
[0047]拉线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纬系统,用于将纬纱绕设在经纱的外表面并共同贴紧至芯模的外壁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设芯模和打纬装置;引纬梭子机构,包括沿所述底座的周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底座的梭子结构,所述梭子结构位于所述通孔的侧围,所述梭子结构用于牵引纬纱,以使纬纱缠绕在多个经纱的外侧;驱动机构,包括棘条和多个棘轮结构,多个所述棘轮结构沿所述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棘轮结构均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棘条固定安装至所述梭子结构的下端,所述棘条可选择的与至少一所述棘轮结构咬合以带动所述梭子结构转动;以及,纬纱拉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对应其中一所述棘轮结构设置,所述纬纱拉紧机构用于拉紧由所述梭子结构引出的纬纱,以使得纬纱带动经纱贴紧在芯模外壁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固定板,沿所述底座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处于所述通孔的周侧,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供对应的所述棘轮结构安装;以及,多个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对应安装至多个所述固定板上,各所述驱动电机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驱动轴,各所述驱动轴穿过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伸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与对应的所述棘轮结构的中部固定连接;其中,各所述棘轮结构至少部分突出于各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侧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棘轮结构包括: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凹槽,多个所述安装凹槽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圆盘的中部贯设有过孔;多个活动顶杆,多个所述活动顶杆分别活动安装至多个所述安装凹槽内,各所述活动顶杆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支撑圆盘设置,以与所述棘条对应咬合;以及,多个压缩弹簧,多个所述压缩弹簧设于多个所述安装凹槽内,各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顶杆和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面抵接;其中,对应的所述驱动轴伸入至所述过孔内,以与所述支撑圆盘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棘轮结构中,所述活动顶杆的外表面设有止挡凸起;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口处对应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止挡凸起相抵,以限制所述活动顶杆朝背向所述过孔方向的活动行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板设置的多个导向结构,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导向轮,设于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侧端,两个所述导向轮均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向轮的外侧面均设有第一环形槽;支撑轮,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延华秦鑫史正倩林富生宋志峰刘泠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