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氯虫双酰胺用于提高植物繁殖活性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氯虫双酰胺用于提高植物繁殖活性的用途,具体涉及包含氟氯虫双酰胺或其组合物或其混合物处理植物和/或植物部分和/或植物繁殖体和/或植物生长场所,来提高植物繁殖体活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繁殖是指植物产生同自己相似的新个体,这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无性繁殖是指植物的一部分器官脱离母体后能重新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一般是利用种子繁殖新植物。植物繁殖体活性是影响植物繁衍后代能力的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通过处理植物、植物部分、植物繁殖体或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繁殖体活性,从而达到高效育苗的目的,是本
人员常规采用的方法。
[0003]氟氯虫双酰胺作为申请人自主创新开发的一种新化合物,属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持效期长、环境友好等特点,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进而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氟氯虫双酰胺用于提高植物繁殖活性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植物、植物部分、植物繁殖体、植物生长场所施用化合物氟氯虫双酰胺,提高植物繁殖活性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包括根和/或茎和/或叶和/或花和/或果实和/或种子;所述的植物部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或种子;所述的植物繁殖体为果实、种子、根、茎和/或叶;所述的植物生长场所为植物在其中或其上生长的地方。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农业植物;所述的农业植物选自谷物、蔬菜、水果、坚果、糖料作物、油料作物、饮料作物、调味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植物、其他作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向植物、植物部分、植物繁殖体、植物生长场所施用化合物氟氯虫双酰胺的浓度为0.1
‑
5g/L;优选的浓度为0.25
‑
2g/L。5.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组合物和/或混合物用于提高植物繁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成,王良清,杨志鹏,张永芳,闵祥芬,
申请(专利权)人: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