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便携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多层功能化伤口敷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伤口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便携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多层功能化伤口敷料。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可生产超精细纤维、简便高效的工艺,已在组织工程、载药、医用敷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公认的纳米纤维工业化最有希望的工艺方法。
[0003]近些年,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体积大幅缩小,易于携带,而且能够控制静电纺丝敷料的形状,即在创伤处几分钟内原位沉积形成敷料,适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伤口。
[0004]但目前便携式静电纺丝可供选择进行静电纺丝的材料并不多,目前主要应用的材料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乳酸等。Xiaofei Liu等人利用此技术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明胶溶于乙酸静电纺丝成纳米纤维敷料;Hongrang Chen等人利用此技术将聚乳酸和明胶溶于六氟异丙醇静电纺丝成纳米纤维敷料。可以看出,该技术依赖于溶液静电纺丝,这造成了有机溶剂残留于纤维中的风险,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0005]因此,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功能化便携电纺丝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多层功能化伤口敷料采用便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其包含亲肤疏水层、亲水吸液层和疏水防粘层的三层结构,其中,所述的亲肤疏水层为贴近皮肤侧,亲水吸液层为中间层,疏水防粘层为贴近衣物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功能化便携电纺丝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亲肤疏水层中含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各组分:聚乙烯醇缩丁醛 8~2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2~5份、槲皮素 1~3份、维生素K2 1~2份、异丙醇 70~8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功能化便携电纺丝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亲水吸液层中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各组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14份、聚丙烯酸钠1~3份、水溶性壳聚糖2~5份、无水乙醇52~58份、纯化水26~29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功能化便携电纺丝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疏水防粘层中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各组分:聚乙烯醇缩丁醛 12~20份、乙基纤维素 3~5份、槲皮素 1~4份、无水乙醇 71~84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功能化便携电纺丝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为48000~72000。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功能化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