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英男专利>正文

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47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缆芯依次穿过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后侧的送料机构、注塑机构和前侧的送料机构;步骤二:橡胶柱穿过三个自转机构缠绕在电缆芯上,三个自转机构驱动橡胶柱旋转缠绕在电缆芯上形成橡胶螺旋柱;步骤三:注塑机构对电缆芯和三个橡胶螺旋柱进行注塑形成绝缘外套;一种抗压复合电缆,抗压复合电缆包括电缆芯、橡胶螺旋柱和绝缘外套,橡胶螺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橡胶螺旋柱均螺旋缠绕在电缆芯上,绝缘外套覆盖在多个橡胶螺旋柱的外侧。螺旋柱的外侧。螺旋柱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CN112133497A一种电缆制备用处理方法,所述回流喷管一端连接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一端转动连接有齿纹转动环,所述齿纹转动环内壁等距嵌入安装有喷头,所述齿纹转动环外表面边部啮合连接有凸条转动盘,所述凸条转动盘一端中部焊接有主转动柱,所述主转动柱外表面对应凸条转动盘一侧位置处等距焊接有旋转板,通过限位降温机构,能够便于对电缆制备过程中的橡胶套进行挤压,同时利用喷水管喷出的水流带动旋转板转动,从而利用旋转板带动凸条转动盘转动,而凸条转动盘和齿纹转动环之间的啮合带动齿纹转动环转动,齿纹转动环转动时将喷头喷洒的水流进行环绕喷洒,从而能够对橡胶套进行均匀散热;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制备用方法无法制备抗压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制备抗压电缆。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电缆芯依次穿过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后侧的送料机构、注塑机构和前侧的送料机构;
[0007]步骤二:橡胶柱穿过三个自转机构缠绕在电缆芯上,三个自转机构驱动橡胶柱旋转缠绕在电缆芯上形成橡胶螺旋柱;
[0008]步骤三:注塑机构对电缆芯和三个橡胶螺旋柱进行注塑形成绝缘外套。
[0009]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支架、送料机构、风冷机构、旋转机构、自转机构和注塑机构,装置支架包括支撑环和挤压筒,支撑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环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筒;
[0010]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支架、挤压支架和挤压轮,送料支架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支架,挤压支架和送料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Ⅰ,多个挤压支架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轮,挤压轮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Ⅰ,动力机构Ⅰ优选为伺服电机,两个支撑环上均固定连接有送料机构;
[0011]旋转机构包括驱动带轮Ⅰ、旋转带轮Ⅰ、穿过环Ⅰ、支撑腔体和穿过环Ⅱ,驱动带轮Ⅰ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环之间,驱动带轮Ⅰ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Ⅱ,动力机构Ⅱ优选为伺服电机,驱动带轮Ⅰ和旋转带轮Ⅰ传动连接,旋转带轮Ⅰ转动连接在位于后侧的支撑环上,旋转带轮Ⅰ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穿过环Ⅰ,旋转带轮Ⅰ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腔体,三个支撑腔体上均固定连接有穿过环Ⅱ,三个穿过环Ⅱ分别和三个穿过环Ⅰ同轴设置;
[0012]自转机构包括自转支架、自转压架和自转齿板,自转支架上滑动连接有三个自转压架,三个自转压架和自转支架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Ⅱ,三个自转压架的内侧均固
定连接有自转齿板,自转支架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Ⅲ,动力机构Ⅲ优选为伺服电机,三个支撑腔体上均转动连接有自转支架;
[0013]注塑机构包括驱动带轮Ⅱ、旋转带轮Ⅱ、注塑腔体、注塑管道Ⅰ、转动圆弧、注塑管道Ⅱ和弧形腔体,驱动带轮Ⅱ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环之间,驱动带轮Ⅱ和旋转带轮Ⅱ传动连接,驱动带轮Ⅱ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Ⅳ,动力机构Ⅳ优选为伺服电机,旋转带轮Ⅱ转动连接在位于前侧的支撑环上,注塑腔体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环之间,注塑腔体上固定连接有注塑管道Ⅰ,注塑管道Ⅰ和注塑腔体连通,转动圆弧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圆弧均转动连接在注塑腔体内,两个转动圆弧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注塑管道Ⅱ,两个注塑管道Ⅱ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腔体,两个注塑管道Ⅱ均固定连接在旋转带轮Ⅱ上;位于前侧的支撑环上固定连接有风冷机构。
[0014]一种抗压复合电缆,抗压复合电缆包括电缆芯、橡胶螺旋柱和绝缘外套,橡胶螺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橡胶螺旋柱均螺旋缠绕在电缆芯上,绝缘外套覆盖在多个橡胶螺旋柱的外侧。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两个送料机构将电缆芯送入旋转机构和注塑机构之间,旋转机构转动时驱动三个橡胶柱旋转缠绕在电缆芯上形成橡胶螺旋柱,同时自转机构驱动橡胶柱在缠绕时进行自转,使得橡胶螺旋柱具备一定的旋转趋势,进而使得橡胶螺旋柱具备一定的内应力,注塑机构对电缆芯和三个橡胶螺旋柱进行注塑形成绝缘外套,由于三个橡胶螺旋柱时螺旋状,同时三个橡胶螺旋柱均具有内应力,进而增加电缆的抗压。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复合电缆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复合电缆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支架和送料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支架和风冷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自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中:电缆芯10;橡胶螺旋柱20;绝缘外套30;装置支架40;支撑环41;挤压筒42;送料机构50;送料支架51;挤压支架52;挤压轮53;风冷机构60;旋转机构70;驱动带轮Ⅰ71;旋转带轮Ⅰ72;穿过环Ⅰ73;支撑腔体74;穿过环Ⅱ75;自转机构80;自转支架81;自转压架82;自转齿板83;注塑机构90;驱动带轮Ⅱ91;旋转带轮Ⅱ92;注塑腔体93;注塑管道Ⅰ94;转动圆弧95;注塑管道Ⅱ96;弧形腔体97。
73和三个穿过环Ⅱ75同轴设置,驱动带轮Ⅰ71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Ⅱ,动力机构Ⅱ优选为伺服电机,动力机构Ⅱ可以固定连接在装置支架40上,动力机构Ⅱ的输出轴和驱动带轮Ⅰ71传动连接,动力机构Ⅱ的输出轴传动时带动驱动带轮Ⅰ71进行转动,驱动带轮Ⅰ71带动旋转带轮Ⅰ72进行转动,旋转带轮Ⅰ72带动穿过环Ⅱ75进行转动,三个穿过环Ⅱ75分别带动三个橡胶柱进行运动,使得三个橡胶柱以旋转带轮Ⅰ72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电缆芯10和旋转带轮Ⅰ72同轴设置,预先将三个橡胶柱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电缆芯10上,三个橡胶柱的分布如图1所示,同时两个送料机构50对电缆芯10进行挤压,使得电缆芯10不会发生转动,电缆芯10在向前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三个橡胶柱不断的缠绕在电缆芯10上,进而在电缆芯10上形成三个橡胶螺旋柱20,由于橡胶螺旋柱20的存在,使得电缆具备一定的抗压性能;
[0041]自转机构80包括自转支架81、自转压架82和自转齿板83,自转支架81上滑动连接有三个自转压架82,三个自转压架82和自转支架8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Ⅱ,三个自转压架8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自转齿板83,自转支架81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缆芯(10)依次穿过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后侧的送料机构(50)、注塑机构(90)和前侧的送料机构(50);步骤二:橡胶柱穿过三个自转机构(80)缠绕在电缆芯(10)上,三个自转机构(80)驱动橡胶柱旋转缠绕在电缆芯(10)上形成橡胶螺旋柱(20);步骤三:注塑机构(90)对电缆芯(10)和三个橡胶螺旋柱(20)进行注塑形成绝缘外套(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复合电缆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支架(40)、两个送料机构(50)、注塑机构(90)和旋转机构(70),两个送料机构(50)分别固定连接在装置支架(40)的前后两端,装置支架(40)上连接有注塑机构(90)和旋转机构(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0)包括送料支架(51),送料支架(51)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支架(52),挤压支架(52)和送料支架(51)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Ⅰ,多个挤压支架(5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轮(5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70)包括驱动带轮Ⅰ(71)和旋转带轮Ⅰ(72),驱动带轮Ⅰ(71)和旋转带轮Ⅰ(72)传动连接,旋转带轮Ⅰ(72)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腔体(7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压复合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带轮Ⅰ(72)上连接有三个穿过环Ⅰ(73),三个支撑腔体(74)上均设置有穿过环Ⅱ(75),三个穿过环Ⅱ(75)分别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英男
申请(专利权)人:吕英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