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感温电缆。
技术介绍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运行时导体温度通常在60 90°C,不得高 于9(TC,如果出现故障,如短路、过载时,电缆导体温度会超过90°C ,如 短路或过载时间过长,将会导致电缆绝缘击穿。电缆用户渴望能够采用某 种方法来监视电缆的导体温度,实时掌握温度变化趋势,及时提示检修, 防范于未然,并可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重要参数。在上世纪70年代 末,日本开发出275kV交联电缆,并采用红外线测温方式来测量电缆终端 和中间接头,随着超高压电缆大量应用,又对电缆本体提出了温度监控要 求,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采用感温光纤来测试光纤周围的温度,并 在电缆测温技术上得到应用。目前的测温形式是将感温光纤置于被监测电 力电缆的表面,显示的温度是电缆外表面的温度,再经过换算,间接的反 映出导体运行温度和绝缘温度。光纤温度传感原理的主要依据是光纤的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以及 光纤的后向喇曼散射(mmanscattering)温度效应。当一个光脉冲从光纤的一 端射入光纤时,这个光脉冲会沿着光纤向前传播。因光纤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温电缆,其自内到外包括导体(1)、绝缘层(2)、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绝缘层(2)与外护套(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半导电缓冲带(3)、感温光纤(6)、皱纹金属套(4)。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感温电缆,其自内到外包括导体(1)、绝缘层(2)、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绝缘层(2)与外护套(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半导电缓冲带(3)、感温光纤(6)、皱纹金属套(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 温光纤(6)为螺旋状缠绕在半导电缓冲带(3)层面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 温光纤(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新,王福志,姜松奕,崔锡静,周昌其,姚国军,张峰,贾立,赵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