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29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沉淀段、气浮段、光催化反应段和植物生态修复段。沉淀段,沉淀段包括呈方筒状的沉淀容器,沉淀容器一侧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另一侧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沉淀容器的内部卡设有隔离板,隔离板正下方为沉淀区,隔离板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离的一端之间且位于沉淀容器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沉降框,隔离板的侧面与沉淀容器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沉淀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物理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植物生态修复法的结合运用,实现了受污染水体的水质优化、生态系统平衡修复等功能,对充满了污水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水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水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随着当今社会产业链的工业化及群众住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快速推进,资源短缺、环境劣化和生态环境失衡的问题日渐严重,对人类自身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岌岌可危,研制出新型高效的生态系统修复装置刻不容缓。由于当今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大量未经有效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这种现象导致不少的河流中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发水质污染现象,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充满了污水的河流不仅影响市容市貌,阻碍当地经济发展,还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段(1),所述沉淀段(1)包括沉淀容器(11),所述沉淀容器(11)呈方筒状,所述沉淀容器(11)一侧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2),所述沉淀容器(11)另一侧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7),所述沉淀容器(11)的内部卡设有隔离板(13),所述隔离板(13)正下方为沉淀区(18),所述隔离板(13)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两个所述固定杆(14)相离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沉降框(15),所述沉降框(15)位于所述沉淀容器(1)内壁的底部,所述隔离板(13)靠近第一出水口(17)的侧面与所述沉淀容器(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沉淀组件(16);气浮段(2),所述气浮段(2)包括溢流区(211),所述溢流区(211)倾斜固定安装有溢流导板(24),所述气浮段还包括导流区(212),所述导流区(212)位于所述溢流导板(24)下表面的下方,所述导流区(212)中部设置有导流板(26),所述导流区(212)底部且位于导流板(26)下方开设有第二出水口(27),所述导流区(212)底部且位于导流板(26)上方开设有排污口(25),所述气浮段(2)侧面设有第二进水口(29)且第二进水口(29)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水口(17)连通,所述溢流区(211)进水端上方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气浮段(2)的上表面且延伸至气浮段(2)的内部,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且位于气浮段(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22),所述气浮段(2)内壁底部且位于搅拌叶片(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8),所述气浮段(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安装有溶气泵(23),所述溶气泵(23)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231),所述出气管(231)的一端与气浮段(2)的底部凹槽靠近挡板(28)的侧壁连通,所述溶气泵(23)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232);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沉淀组件(16)包括方筒体(166),所述方筒体(166)两对立面开设有卡槽(167),所述辅助沉淀组件(16)还包括固定框(161),所述固定框(161)通过所述卡槽(167)与所述箱体(166)卡接,所述固定框(161)内壁的两侧之间倾斜45
°
固定连接有翅片(162),所述翅片(162)的下表面连接有滑移板(1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炬炬薛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