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海建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93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针对现有的超滤膜组件容易堵塞导致出水品质降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过滤槽、调节池和MBR反应池,所述过滤槽、调节池和MBR反应池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调节池和MBR反应池外侧设置有淤泥池。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超滤膜两端从近而远依次设置有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使得污水得到初步的分级过滤,且第一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粉末,第二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第三阻板内部填充有木炭块,多个半球网罩内部设置有吸附棉,对污水中的颗粒物有效分级过滤,过滤效果良好效率高,使进入超滤膜周围的颗粒物大大减少,进而精确超滤膜的使用效果。进而精确超滤膜的使用效果。进而精确超滤膜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且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0003]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进水井、格栅、调节池、MBR反应池、消毒装置、计量装置、电控装置组成,具有出水水质好和稳定性高、占地少、操作维护简单、污泥处水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存在超滤膜组件容易堵塞导致出水品质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超滤膜组件容易堵塞导致出水品质降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过滤槽、调节池和MBR反应池,所述过滤槽、调节池和MBR反应池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调节池和MBR反应池外侧设置有淤泥池,所述MBR反应池内部设置有厌氧区和好氧区,且厌氧区底端安装有厌氧机构,好氧区内部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的卡槽,且卡槽内部滑动安装有超滤膜,所述超滤膜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两端从近而远依次设置有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所述安装架底端固定安装有相互穿插的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且第一U形管顶端和第二U形管底端连接有曝气扩口,第一U形管顶端和第二U形管的进气端均连接有鼓风机。
[0006]优选地,所述过滤槽一端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网板,旋转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抑尘网板,且拦截网板和抑尘网板之间的夹角为160
°
,所述旋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齿板,且两个齿板的夹角为50
°
,所述拦截网板顶端设置有多个等距离的挡条。
[0007]优选地,所述调节池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U形架,且U形架顶端固定安装有药剂箱,所述调节池内部另一侧依次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镂空板和吸附板,且镂空板的高度小于过滤网板和吸附板的高度,所述调节池底端内壁为倾斜状,调节池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聚泥槽,且过滤网板、镂空板和吸附板底端与调节池底端内壁设置有滑动高度。
[0008]优选地,所述聚泥槽底端为倾斜状,聚泥槽顶端为滤水孔,聚泥槽一侧内壁两端固
定安装有液压柱,且两个液压柱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伸缩端固定卡接有刮片,且两个液压柱、聚泥槽底端、调节池底端内壁相互平行。
[0009]优选地,所述超滤膜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圈,超滤膜两端的滤孔均为外窄内宽的圆台状。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粉末,第二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第三阻板内部填充有木炭块,且第三阻板两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离的半球网罩,多个所述半球网罩内部设置有吸附棉。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外壁均开设有外窄内宽的滤孔,且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的滤孔直径依次增大,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顶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顶板底端两侧开设有宽度依次增加的卡槽,且卡槽顶端开设有多个插孔。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的厚度依次增大。
[0013]优选地,所述淤泥池内部设置有淤泥泵,且淤泥泵的其中一个进口端固定连接有运泥主管,所述运泥主管圆周外侧设置有多组直径依次增大的吸泥支管,且每组中的多个吸泥支管分别位于每个安装架中的超滤膜、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超滤膜两端从近而远依次设置有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且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外壁均开设有外窄内宽的滤孔,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的滤孔直径和宽度依次增大,使得污水得到初步的分级过滤,且第一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粉末,第二阻板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第三阻板内部填充有木炭块,多个半球网罩内部设置有吸附棉,对污水中的颗粒物有效分级过滤,过滤效果良好效率高,使进入超滤膜周围的颗粒物大大减少,进而精确超滤膜的使用效果,且每组中的多个吸泥支管分别位于每个安装架中的超滤膜、第一阻板、第二阻板和第三阻板之间,淤泥泵快速的将不同级别的淤泥和沉淀物快速导出,避免淤泥和沉淀物在超滤膜表面附着或堆积或卡接。
[0016]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过滤槽中设置有拦截网板、两个齿板和抑尘网板,有效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且拦截网板和抑尘网板之间的夹角为160
°
和两个齿板的夹角为50
°
,在驱动电机工作时,拦截网板、两个齿板和抑尘网板做弧形轨迹转动,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拦截网板表面的杂物和排出过滤槽底端的沉淀物,为后续MBR反应做准备。
[0017]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调节池顶端设置有U形架,方便各种药剂均匀的洒落在其内部与污水充分接触反应,再通过过滤网板、镂空板和吸附板依次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减缓超滤膜的过滤压力,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且通过两个液压柱、聚泥槽底端、调节池底端内壁相互平行,使得液压柱回缩时,刮片将调节池底端内壁表面的沉淀物下刮至聚泥槽内部,由管道导入淤泥池。
[0018]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超滤膜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圈,超滤膜两端的滤孔均为外窄内宽的圆台状,使超滤膜进水容易进沉淀困难,进而有效提高出水效率和延长超滤膜使用寿命。
[0019]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在超滤膜及其组件工作的同时,
鼓风机也在工作,第一U形管顶端和第二U形管底端的曝气扩口持续工作,且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相互穿插,避免沉淀物和淤泥在MBR反应池内部底端沉淀,同时促进污水流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安装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超滤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聚泥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过滤槽(1)、调节池(2)和MBR反应池(3),所述过滤槽(1)、调节池(2)和MBR反应池(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管,且调节池(2)和MBR反应池(3)外侧设置有淤泥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MBR反应池(3)内部设置有厌氧区(4)和好氧区(5),且厌氧区(4)底端安装有厌氧机构(13),好氧区(5)内部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安装架(14),所述安装架(14)两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等距离的卡槽(18),且卡槽(18)内部滑动安装有超滤膜(22),所述超滤膜(22)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1),且顶板(21)两端从近而远依次设置有第一阻板(23)、第二阻板(24)和第三阻板(25),所述安装架(14)底端固定安装有相互穿插的第一U形管(19)和第二U形管(20),且第一U形管(19)顶端和第二U形管(20)底端连接有曝气扩口,第一U形管(19)顶端和第二U形管(20)的进气端均连接有鼓风机(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1)一端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网板(6),旋转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抑尘网板(8),且拦截网板(6)和抑尘网板(8)之间的夹角为160
°
,所述旋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齿板(28),且两个齿板(28)的夹角为50
°
,所述拦截网板(6)顶端设置有多个等距离的挡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U形架(9),且U形架(9)顶端固定安装有药剂箱,所述调节池(2)内部另一侧依次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10)、镂空板(11)和吸附板(12),且镂空板(11)的高度小于过滤网板(10)和吸附板(12)的高度,所述调节池(2)底端内壁为倾斜状,调节池(2)底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聚泥槽(15),且过滤网板(10)、镂空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丁海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