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25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套管,涉及高压输变电控制柜技术领域。包括环氧树脂复合壳体,在壳体内开设通孔,在通孔内固定连接铝棒,在铝棒的两端分别开设连接孔,在位于壳体内的铝棒外周布置铜丝网,所述铜丝网与铝棒之间设置间隔,在壳体的侧向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铜质连接座,该铜质连接座的内端与铜丝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简称GIS)中,用来支持和固定三相导体并使其绝缘,具有机械强度高、防污闪能力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变电控制柜

技术介绍
用于高压输变电控制柜中用于支持和固定三相导体并使其绝缘的连接件——复合套管,也称绝缘子。以往的复合套管仅起到固定三相导体的作用,防污闪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设计一种防污闪能力强的复合套管。本技术包括环氧树脂复合壳体,在壳体内开设通孔,在通孔内固定连接铝棒,在铝棒的两端分别开设连接孔,在位于壳体内的铝棒外周布置铜丝网,所述铜丝网与铝棒之间设置间隔,在壳体的侧向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铜质连接座,该铜质连接座的内端与铜丝网连接。本技术在导体与复合套管表面结合部位设计外屏蔽电极对改善金属、SF6、环氧树脂三者交界处的电场强度有重要作用。其优越性体现在1)在复合套管内部加入铝棒,作为一种内屏蔽电极,用以改善气体、金属及环氧树脂交界处的场强。同时也可避免由于复合套管与金属电极接触不良引起的局部放电。2)在复合套管靠近壳体的外壁处增设铜丝网,用以改善壳体外壁处的电场分布,同时也为复合套管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提供监测入口。本技术主要用于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简称GIS)中,用来支持和固定三相导体并使其绝缘,具有机械强度高、防污闪能力强等优点。本技术还在铝棒的两端的连接孔内分别设置内螺纹。方便现场施工,实现快速安装。另,本技术还在壳体上均布壳体连接孔,在每个连接孔内设置铜套管。方便复合套管壳体与连接装置的固定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在环氧树脂复合壳体3内开设通孔,在通孔内固定连接铝棒2,在铝棒2的两端分别开设连接孔1、7,连接孔1、7内分别设置内螺纹。在位于壳体3内的铝棒2外周布置铜丝网4,铜丝网4与铝棒2之间设置间隔。在壳体3的侧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通孔内过盈地设有铜质连接座5,铜质连接座5的内端与铜丝网4连接。在壳体3的一个台阶面上均布壳体连接孔,在每个连接孔内设置铜套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复合壳体,在壳体内开设通孔,在通孔内固定连接铝棒,在铝棒的两端分别开设连接孔,在位于壳体内的铝棒外周布置铜丝网,所述铜丝网与铝棒之间设置间隔,在壳体的侧向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铜质连接座,该铜质连接座的内端与铜丝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树脂复合壳体,在壳体内开设通孔,在通孔内固定连接铝棒,在铝棒的两端分别开设连接孔,在位于壳体内的铝棒外周布置铜丝网,所述铜丝网与铝棒之间设置间隔,在壳体的侧向设有通孔,在通孔内设有铜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宝杨鹏蒋步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东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