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17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包括:S10:测定高钛钢浇铸温度范围和高钛钢在结晶器内的表面冷却速率;S20:将高钛钢浇铸温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拉坯速度、热流密度代入预设的铸坯模型中获得坯壳厚度和高钛钢在结晶器内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S30:比较步骤S10中获得的表面冷却速率和步骤S20中获得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S40:若步骤S10中获得的表面冷却速率小于步骤S20中获得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则比较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与预设坯壳厚度;S50:若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大于预设坯壳厚度,则提取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对应的热流密度;通过步骤S50确定的热流密度计算结晶器冷却液通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优化了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制度的设计。优化了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制度的设计。优化了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制度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钛钢连铸
,尤其涉及一种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材料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材料之一,在重要装备的制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钢铁材料的磨损对生活和生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矿山工业中,由于矿山工业的工作环境恶劣,矿山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巨大磨损,这将极大限度的减少机械装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增加工业生产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生产损失,同时增加了设备维护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3]高钛钢是制作耐磨设备的重要原材料,在钢中加入Ti元素可有效细化晶粒,并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当Ti含量大≥0.2%时,基体中析出大量微米级与纳米级钛化物,可显著提升钢材的耐磨性能,减少基体中的磨损量,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和服役性能。
[0004]连铸工艺与传统的模铸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凭借其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金属收得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已经在冶金界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高钛钢的连铸过程中,随着钢种中钛含量的增加,使结晶器冷却制度的制定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测定高钛钢浇铸温度范围和高钛钢在结晶器内的表面冷却速率;步骤S20:将高钛钢浇铸温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拉坯速度、热流密度代入预设的铸坯模型中获得坯壳厚度和高钛钢在结晶器内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步骤S30:比较步骤S10中获得的表面冷却速率和步骤S20中获得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步骤S40:若步骤S10中获得的表面冷却速率小于步骤S20中获得的表面平均冷却速率,则比较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与预设坯壳厚度;步骤S50:若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大于预设坯壳厚度,则提取步骤S20获得的坯壳厚度对应的热流密度;步骤S60:通过步骤S50确定的热流密度计算结晶器冷却液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步骤S11:将高钛钢试样升温至充分熔化后保温,将高钛钢试样冷却、淬火;将淬火后的高钛钢试样进行分析,找到不存在粒径微米级的TiN析出物的高钛钢试样对应的淬火温度区间为所述高钛钢浇铸温度范围;步骤S12:将高钛钢试样加热至完全熔化,分别在0.4~7.5℃/s区间内选取不同冷却速率将高钛钢试样冷却至1200℃以下,找到TiC长轴平均长度小于10微米的试样对应的冷却速率,选定此冷却速率为高钛钢在结晶器内的表面冷却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预设的铸坯模型的步骤为:通过高钛钢连铸机所生产的铸坯的二维切片的尺寸确立铸坯的几何模型,并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铸坯的二维切片的切割方式为垂直于拉坯方向进行切割;根据连铸的高钛钢的液相线、固相线、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作为材料参数,建立所述铸坯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高钛钢的结晶器冷却液通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拉坯速度的选值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华祭程张敏陈天赐吴晨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