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0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灌注桩竖直安装在岩石层和软土层的内侧,灌注桩中竖直设置有钢筋笼,灌注桩中浇筑有致密的混凝土,灌注桩的外侧竖直浇筑固定有辅助架,钢筋笼是由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钢柱组成,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套环与倾斜预埋管的配合,实现预留孔倾斜角度的便捷调节、控制,易于浇筑成型,同时通过预埋管保护了锚索的延伸,配合挡块、弹簧和螺柱的配合,实现锚索张力的便捷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发展如火如荼,在进行地下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上部为少量软弱土层,下部为较完整硬质岩层的二元地质条件下的基坑。该类基坑上部土体和下部岩体物理性质差异极大,且在很多情况下,拟建基坑的周边环境可利用施工空间较少,垂直支护成为该类基坑的首选支护方式。由于上部土层较薄,下部为硬质岩层,采用将灌注桩打到坑底以下深度的支护形式,一方面灌注桩在硬质岩层中施工难度较大,一方面灌注桩在硬质岩层中的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整体造价偏高。传统吊脚桩施工,下部岩层多采用岩钉放坡喷锚的支护形式,该支护形式施工作业困难,且施工周期长,而现有的锚索安装支护过程中需要预留倾斜贯穿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留孔制作困难,尤其是倾斜式的预留孔,倾斜角度难以控制,张力调节拉伸过程中,容易造成预留孔内壁的破坏。
[0003]为此提供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以解决支护施工难度问题和预留孔倾斜角度控制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4),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4)竖直安装在岩石层(1)和软土层(2)的内侧,灌注桩(4)中竖直设置有钢筋笼(6),灌注桩(4)中浇筑有致密的混凝土,灌注桩(4)的外侧竖直浇筑固定有辅助架(8),所述钢筋笼(6)是由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钢柱(7)组成,钢筋笼(6)的内腔中设置有线性分布的三组插接在岩石层(1)中的微型钢管桩(15),钢筋笼(6)的内腔中设置有平行等距分布四组预埋倾斜管(9),所述预埋倾斜管(9)通过混凝土浇筑在灌注桩(4)中,预埋倾斜管(9)的内腔中设置有锚索(10),预埋倾斜管(9)的外壁滑动安装有一对插接在套环(16)上的定位插杆(25),左右分布的一对所述套环(16)分别滑动插接在圆周分布的钢柱(7)外壁,且左右相邻的一对套环(16)之间通过定长的连杆(18)连接,所述锚索(10)的一端岩石至岩石层(1)和软土层(2)的外侧,锚索(10)位于预埋倾斜管(9)内腔的一段上绑缚有滑动安装的挡块(13),所述挡块(13)与预埋倾斜管(9)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2),锚索(10)的另一端通过螺柱(11)螺纹转动固定在辅助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4)的上端浇筑有冠梁(5),所述软土层(2)位于岩石层(1)上端,软土层(2)的上端设置有硬化层(3),所述硬化层(3)上竖直设置有挡水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6)上与套环(16)相对应的钢柱(7)外壁设置有对称的一对限位条(21),所述套环(16)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29),所述限位条(21)滑动插接在限位槽(29)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地质吊脚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一对所述套环(16)靠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春晖梁汝鸣祝人杰和西良葛序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