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125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牡竹属麻竹组组培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繁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形成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3)不定芽生根培养;4)麻竹组培苗生根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繁殖方法选取麻竹幼枝作为外植体可在30d即可获得大量优质的麻竹组培苗,可快速、便捷、大量的为麻竹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优良原材料。在保护麻竹自然资源、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以及基因库的建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麻竹是禾本科的牡竹属植物,本种是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竹种,高20~30m,直径15~30cm,节间长45~60cm,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麻竹是极佳的笋、材两用竹,笋味甜美,营养价值高,每年均有大量笋干和罐头上市且远销海外;其竿粗壮高大可作为建筑材料、造纸材料、同时也可庭园栽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0003]麻竹虽为一种优质的植物原材料,但其自然繁衍难以满足现今产业需求。麻竹在育种方面,竹类无规律开花及开花后迅速死亡的生物学特性,限制其研究与发展。目前大多的文献报道都集中在麻竹的扦插繁殖与应用价值分析上,有关麻竹组织培养的文献报道非常少,国内有覃和业等对麻竹的组织培养(覃和业,2014)、李海营对麻竹花药的组织培养研究(李海营,2011)等关于麻竹组织培养的报道。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可以进行大量快速繁殖,并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为麻竹的应用提供大量优良的原材料,为实现对麻竹的栽培、对麻竹种苗的需求,以及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麻竹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保护麻竹资源、满足科研需要,选择优良的麻竹品种,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大量繁殖,并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为麻竹的应用提供大量优良的原材料,为实现对麻竹野生资源的保护、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以及基因库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麻竹幼枝形成愈伤组织:截取2~4年生麻竹幼枝经消毒处理后,切成4mm
×
4mm的小块,接种至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得到麻竹愈伤组织。
[0006]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将步骤1)得到的愈伤组织切成4mm
×
4mm的小块,移至分化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上,得到生成不定芽的愈伤组织。
[0007]3)不定芽生根培养:将步骤2)得到长至2~4cm不定芽愈伤组织移至生根诱导培养基,得到生根麻竹幼苗。
[0008]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根须1~3cm生根麻竹幼苗移至生根培养基,得到麻竹组培苗。
[0009]其中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含质量浓度为0.48~0.52mg/L吲哚丁酸和8mg/L 2,4

二氯苯氧乙酸。
[0010]其中所述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基以3/4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含质量浓度为2.8~3.1g/L山梨糖醇、2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2mg/L 2,4

二氯苯氧乙酸。
[0011]其中所述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含质量浓度为1mg/L吲哚
‑3‑
乙酸。
[0012]所述生根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含0.1mg/L TDZ,或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含0.1mg/L TDZ+0.48~0.51mg/L萘乙酸。
[0013]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1g/L,植物凝胶浓度为4.1g/L。
[0014]所述培养环境均为独立无菌环境,pH值为6.1,培养温度为23
±
2℃,光照强度为1800~2100Lx,每日光照16h/d。
[0015]其中所述幼枝形成愈伤的时间是10d。
[0016]其中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是14d。
[0017]其中所述不定芽生根是6d。.
[0018]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30d内可获得大量优质的麻竹组培苗,可快速、便捷、大量的为麻竹的应用及研究提供优良原材料。
[0020]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保护麻竹自然资源、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以及基因库的建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培育10d后麻竹幼枝形成愈伤组织的情况(麻竹来源自野外采摘,下同)。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麻竹幼枝形成愈伤组织14d后麻竹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的情况。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麻竹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6d后麻竹不定芽培养生根的情况。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麻竹不定芽培养生根7d后麻竹幼苗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0026]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7]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8]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2,4

二氯苯氧乙酸、山梨糖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吲哚
‑3‑
乙酸、萘乙酸与已报道的关于麻竹组织培养所使用的不同。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1)幼枝形成的愈伤组织:将野外采摘的麻竹叶片经过消毒处理后,切成约4mm
×
4mm的小块,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形成愈伤组织;所述幼枝形成愈伤的时间是10d;所述的麻竹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为包含质量浓度为0.48~0.52mg/L吲哚丁酸和8mg/L 2,4

二氯苯氧乙酸的MS固体培养基;所述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1g/L,植物凝胶浓度为4.1g/L;所述培养环境均为独立无菌环境,pH值为6.1,培养温度为23
±
2℃,光照强度为1800~2100Lx,每日光照16h/d。
[0032]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将步骤1)得到的愈伤组织切成4mm
×
4mm的小块,接种至分化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愈伤组织上形成不定芽;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是14d;所述的分化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包含2.8~3.1g/L山梨糖醇、2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2mg/L 2,4

二氯苯氧乙酸的3/4MS固体培养基;所述3/4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1g/L,植物凝胶浓度为4.1g/L;所述常规培养的培养条件同步骤1)。
[0033]3)不定芽生根培养:将步骤2)得到长至2~4cm不定芽愈伤组织移至生根诱导培养基,常规培养至根须初步形成,得到生根麻竹幼苗;所述生根诱导培养基为包含1mg/L吲哚
‑3‑
乙酸的1/2MS培养基;所述不定芽生根培养是6d;所述1/2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1g/L,植物凝胶浓度为4.1g/L;所述常规培养的培养条件同步骤1)。
[0034]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根须1~3cm生根麻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竹的组织培养方法,步骤如下:1)麻竹幼枝形成愈伤组织:截取2~4年生麻竹幼枝经消毒处理后,切成4mm
×
4mm的小块,接种至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得到麻竹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将步骤1)得到的愈伤组织切成4mm
×
4mm的小块,移至分化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上,得到生成不定芽的愈伤组织;3)不定芽生根培养:将步骤2)得到长至2~4cm不定芽愈伤组织移至生根诱导培养基,得到生根麻竹幼苗;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根须1~3cm生根麻竹幼苗移至生根培养基,得到麻竹组培苗;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31g/L蔗糖+0.48~0.52mg/L吲哚丁酸和8mg/L 2,4

二氯苯氧乙酸;所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以3/4 MS固体培养基为基准,包括质量浓度为31g/L蔗糖+2.8~3.1g/L山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