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121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和系统,获取会议室和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建立包括会议室和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室内空间模型;基于室内空间模型和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预测到达隔音墙的声音强度;基于到达隔音墙的声音强度计算隔音墙的厚度。通过实际会议室声源位置和声音传播过程估算隔音墙厚度,隔音墙的设计实际使用情况,保证了隔音效果同时避免材料的浪费。保证了隔音效果同时避免材料的浪费。保证了隔音效果同时避免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真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会议的数量和会议信息量都不断地在增多,为了适应沟通的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离不开会议,会议是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音频设备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会议室通常毗邻办公区域设置,在会议室中使用音频设备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声音外泄,一方面降低了会议内容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干扰其他人员的办公。
[0003]为了避免声音外泄,现有技术的会议室通常采用隔音墙的设计方式提高会议室的隔音能力。隔音墙中间由隔音材质填充而成,其内部填充物的材质和厚度、隔音墙的高度、面积等几何参数均会影响隔音墙的隔音效果。而隔音墙的高度、面积通常受会议室空间结构的限制,传统的隔音墙都是在填充物材质或厚度上改进,对于隔音墙的厚度设计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通过经验设计的方式,即依据经验选择一个厚度值进行制造,上述隔音墙厚度设计方式完全依赖人为经验,未考虑会议室使用的声音大小,选择太厚的隔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会议室和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步骤S2:基于配置信息建立包括会议室和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室内空间模型;步骤S3:基于室内空间模型和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预测到达隔音墙的声音强度;步骤S4:基于到达隔音墙的声音强度计算隔音墙的厚度;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01根据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获取历史使用声音参数;步骤S302:根据室内空间模型和历史使用声音参数计算音频设备的声音传播衰减量;步骤S303:根据音频设备的声音传播衰减量计算到达隔音墙的声音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会议室的配置信息包括:会议室的隔音墙分布、隔音墙高度和面积和其他墙体的分布;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音频设备的尺寸、型号和音频设备在会议室内的位置分布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根据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计算音频声音发声部件的质心位置;根据会议室和会议室内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计算发声部件的质心位置与隔音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获得室内空间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1具体包括:根据音频设备配置信息中存储的型号获取同款音频设备的历史使用声音参数,历史使用声音参数包括播放频率最高的声音频率和声音音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会议室隔音墙厚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2具体包括:根据声音频率和音量计算音频设备声源中心;根据音频设备声源中心计算隔音墙各个位置对应的音频设备的声音传播衰减量:其中,L为隔音墙一个区域的声音传播衰减量,k1为距离因子,k1≥10,a为距离传播系数,a>1,为空气吸收系数,,r为隔音墙各个位置距离音频设备发声部件的质心位置的距离,r0为音频设备发声部件的质心位置与音频设备声源中心之间的距离,s1为会议室内非隔音墙的面积,为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林王郑兴姚林强王星
申请(专利权)人: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