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光君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无级自锁半自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02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隐形无级自锁半自动连接件,由公件和母件组成,是公件直插入母件后,在安装的工位距离内全程无级自行锁定的半自动连接件,且公母件各自采用隐藏式孔内膨紧自固定更加可靠美观。所述的公件是:起子尖头杆状带螺杆帽。所述的母件包括:壳体外设置的自固定部分的防退齿、自锁牙、旋转撑杆,自行排渣部分的挡渣板、旋转撑杆,增加承载力部分的增承面、增承键;和母件内置的无级自锁部分的夹角壁、自锁构件,磁力软性开启部分的L型撬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母件入孔安装时自行排渣膨紧,公母件结合后自行无级锁定,软性开启,无需手工拧扣,间隙实时可调,半自动安装快捷可靠。半自动安装快捷可靠。半自动安装快捷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无级自锁半自动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家具连接件
,特别是所涉及的一种隐形无级自锁半自动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家具连接件是业界普遍采用的刚需五金件。现在市场采用的大多是:一类是传统的明装三合一、二合一扣件。另一类是新型的隐藏式塑料卡扣单件、金属卡扣套件、防退牙公母相嵌咬合扣件等。前者是现行普遍采用的连接方式,牢固可靠,但是母扣件的开孔在可见板面上,极不美观,需手工拧扣,操作繁琐且存在用力过猛,损坏扣件和板面的现象。多板件组装对孔时,由于扣件连接没有自锁功能,存在先前已经对好的孔位还没来得及拧扣就弹开了,需要反复对孔。由于扣件没有排渣功能,存在剩渣堵孔,影响公母件就位和拧扣的情况。后者如中国专利CN305496824S和CN206458679U等公开的类似两种隐藏式家具连接件,由于安装工位的距离太小,且嵌入后需再推拉紧固,安装时双向用力,操作困难繁琐,不能和传统的扣件混用,不易实现多板件及大板件的组装,有的单件自身完全靠防退牙固定,不能实现二次膨紧,装后抗拉强度、承力差,另一面则靠预铣的木卡槽卡固,易拉伤板面,若出现连接面间隙不能调整,或有的实现了隐藏但不能拆卸等问题,所以未被业界采用。因此做到隐藏式、更美观、更可靠、更方便的半自动安装,一直是国内外业界期待的换代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做到隐藏式无级自锁、自行排渣、半自动快捷安装、安装工位距离大、公母件结合是单向用力、能和传统的扣件混用、公母单件自固定可靠、板件组装可靠、承力更强、软性开启、无损拆装、适量容错、连接面间隙可实时无级调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方案如下。
[0004]方案一是母件隐藏式、快捷、可靠自固定:是板材的可见表面不开孔,只在板材接触端面开孔,内置母件,且母件包含防退齿与孔洞不采用过盈配合,而在母件尾部两侧只设置小段防退齿,尾端设置自锁式旋转撑杆、易张缝便于撑开膨紧,使母件敲击就位自锁的行程仅为11mm,以便实现其孔内安装快捷,自固定隐形可靠。
[0005]方案二是母件入孔时自行排渣和克服因板材孔深的适量误差引起母件不能就位:是在母件尾端设置了旋转撑杆预前探路排渣和后面挡渣板拦截剩渣。旋转撑杆外端壁面设置了触底凸轮,以预防剩渣垫底占位或孔深偏浅便于吃进,来实现自行排渣、适量容错,使母件顺利就位。
[0006]方案三是公件的设计与隐藏式自固定:是把公件的端头设置成起子尖头,方便与母件的结合,另一端设置成螺杆帽,方便与板材接触处的孔内防退胶粒拧紧,实现二次膨紧、隐藏式可靠自固定。
[0007]方案四是提高家具组装后板件的承载能力:是母件的厚度设置不大于8mm,以减小开孔对板件的创伤,两侧设置增承柱面和增承键,以实现提高组装后板件的承载能力(一般
可提高80%左右)。
[0008]方案五是母件与公件的无级可靠自锁与快捷的半自动安装:是在母件前部设置20
°
的夹角壁,左右对称设置自锁构件,其内含有直径为5mm的自锁滚轮,自锁构件由导向支座固定导向,公件插入母件后退出时,在构件的相互配合下,自锁滚轮通过夹角壁的反作用力对公件形成对称挤卡锁定,实现快捷可靠、无级自锁的半自动安装。
[0009]方案六是母件和公件组装自锁后软性开启无损拆卸:是母件壳体、上盖及其内的导向支座采用非亲磁的如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作,且上盖开有透磁窗口,其它元件采用亲磁钢材,其内的自锁构件尾端设置端帽且与L型撬板结合,在外部用强力磁铁吸附撬板,通过撬板的作用力,撬动自锁构件位移松锁,实现快捷软性开启、无损拆卸。
[0010]方案七是安装工位距离的保证和安装间隙的实时调整:是将公件与母件交合部分的柱杆尺寸设置为25mm以上,以保证安装工位的距离。且公件与母件在25mm的交合部分是全程无级自锁,因此能够实现安装间隙的实时调整。
[0011]方案八是公母组件结合是单向用力,能和传统的三合一扣件混用:公母组件的结合和传统三合一扣件结合方式、用力方向一样,都是直接插入的单向用力,且安装工位的距离接近,因此能够实现混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公母件分别采用隐藏式孔位固定,家具组装后更加完美;公母件采用膨紧式自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公母组件结合后自动无级锁定,实时间隙调整,无需手工拧扣,更加方便快捷;母件通过增承键和增承面的设置提高了家具组装后板件的承载能力,通过旋转撑杆和挡渣板预前自行排渣,使其安装更顺利;采用磁力软性开启拆卸,有效防止了因手工用力对扣件和板件孔位的损伤;保留了传统三合一扣件的安装工位距离大和单向用力的直插式结合的优点,便于安装和混用,这样更有利于推广和换代;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半自动安装、简化了安装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家具组装后更加完美无损、牢固可靠。
[0013]经济效益:家具组装连接件是国内外业内普遍采用的刚需五金件,用量极大。由于传统连接件的缺陷,急需快捷可靠的换代产品,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升组装家具的美观和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产品价值必定有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隐藏式无级自锁连接件的公母件结合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初始状态外观三视图及连接螺孔的局部剖面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张紧状态的外观正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公母件松锁状态内部结构正、仰视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壳体剖面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内部的自锁构件示意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内部元件导向支座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内部元件L型撬板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尾端元件旋转撑杆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公件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母件上盖的三视图。
[0026]图中:A.公件;B.母件;C.自锁构件;1.母件壳体;2.增承键;3.增承曲面; 4.防退齿;5.易张缝;6.自锁牙;7.夹角壁;8.连接螺孔;9.底板凸柱;10.旋转撑杆;11.触底凸轮;12.锚孔一;13.挡渣板;14.导杆;15.滚轮套;16.自锁滚轮; 17.端帽;18.弹簧;19.锚孔二;20.导向支座;21.定位光孔;22.L型撬板;23.撬板α面;24.撬板β面;25.撬板轴;26.柱杆;27.起子尖头;28.螺杆帽;29防退胶粒;30.母件上盖;31.沉头孔;32.窗口;33.沉头结合光孔;34.导孔;35.松锁间隙;36.夹头;37.强力磁铁;38圆缺孔。
[0027]图中:A(见图10)包含26、27、28;B(见图2)由1、10、20、22、30、C组成; 1(见图5、11)包含2、3、4、5、6、7、8、9、1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无级自锁半自动家具连接件,包括公件、母件、和公母组件互锁方法、公母单件各自固定方法、母件孔内排渣方法、公母组件互锁后开启方法。2.如1所述的公件特征为:是起子尖头柱杆加螺杆帽;如1所述的母件特征为:包括母件壳体、自锁构件、导向支座、L型撬板、旋转撑杆、挡渣板;如1所述的公母组件互锁方法特征为:公件插入母件后由母件无级自行锁定;如1所述的公母单件各自固定方法特征为:公母件各自膨紧固定;如1所述的母件孔内排渣方法特征为:将母件入孔时自行排渣积放;如1所述的公母组件互锁后开启方法特征为:通过磁力软性开启。3.如2所述的起子尖头柱杆加螺杆帽其特征在于:中部圆柱杆,一端呈型起子尖头,另一端是螺杆帽。4.如2所述的母件壳体其特征在于:呈方体加曲面的几何体形状,采用非亲磁金属制作,包括下壳体、上盖,通过螺孔连接,盖的后部或有窗口;壳体前端面设有结合孔,两外侧设有增承面、增承键、防退齿;前部两内侧壁设有夹角壁;中段部分宽度收窄;尾部设有挡渣板,尾部一侧设有夹头,另一内侧设有自锁牙;壳体底板尾部两侧设有易张缝。5.如4所述的增承面、增承键特征为:平行于轴向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曲面和曲面顶端的凸起几何形键齿;如4所述的夹角壁特征为:是夹住结合光孔以轴线向后方两侧外倾的壁面,夹角度为15-25度;如4所述的防退齿和自锁牙特征为:锐角向前或向后的咬合齿纹;如4所述的易张缝征为:是助使尾部侧壁与壳体底板分开的切缝,包括切缝前端的半孔;如4所述的挡渣板特征为:与底板相连的尾端面的立板;如4所述的夹头特征为:端部的方形叉口,上下叉臂有连接孔。6.如2所述的自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弹簧、滚轮套、自锁滚轮、端帽,其平行对称分布于对应夹角壁的两侧,自锁滚轮与夹角壁接触,弹簧套在导杆的前端,导杆尾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君
申请(专利权)人:高光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