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00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其属于工具类领域,包括机身壳体、控制机构、电机、操作部件和信号开关,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且与电源电连接,用于控制工作组件运转;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操作部件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信号开关通过控制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在所述机身壳体上移位来打开或关闭所述信号开关,所述信号开关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动或中断,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电机导线分别位于所述信号开关的两侧。采用体积较小的信号开关,充分利用机身壳体的内部空间,便于其他部件布局;避免了操作部件对电机导线的磨损,降低了故障率。降低了故障率。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具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工具一般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马达和传动机构,马达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主轴进行冲击或者旋转动作。机壳具有握持部,便于人手握持。电动工具的开关钮一般设置于握持部的前端,方便握持时进行启停操作。
[0003]现有的电动工具,通过加载的电源提供电流,来驱动电机转动。电源与电机之间通过电机导线连接,开关结构一般设置于电机与电源之间,电机导线穿过开关结构。电机导线和开关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机身内其他部件的局部受限,不利于缩小整机尺寸。
[0004]另外,通过机身上的操作部件控制开关结构打开和关闭和过程中,操作组件会与电机导线之间摩擦,导致电机导线磨损,甚至发生漏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关结构占用较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6]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0008]机身壳体,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第三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工作组件连接,所述第三壳体部与电源连接;
[0009]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用于控制所述工作组件运转,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0]电机,由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0011]操作部件,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r/>[0012]信号开关,包括触发部,所述信号开关通过控制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在所述机身壳体上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信号开关,所述信号开关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动或中断,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电机导线分别位于所述信号开关的两侧;
[0013]所述触发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平行,或者,所述触发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呈角度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触发部被配置为沿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线移动,若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与所述信号开关的触发位置的轴向距离为h,所述电机的轴向支撑距离为L,则:
[0015]h≤2L;
[0016]其中所述操作位置指所述操作部件未被操作的初始位置,所述触发位置指所述信号开关被触发的位置;电机的轴向支撑距离指电机轴的前轴承室的前端壁至电机轴的后轴
承室的后端壁的轴向距离。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信号开关之间的换向件,所述换向件为弹性件;
[0018]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弹性件变形,所述触发部构成为由所述变形驱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片簧,所述片簧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片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自由端接触。
[002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片簧,所述片簧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片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自由端接触。
[0021]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壳体包括供所述电机导线经过的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与所述信号开关分别位于电机轴的径向两侧。
[002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导线的承载电流大于所述控制导线的承载电流。
[0023]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为扳机组件,所述扳机组件与所述机身壳体枢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或者,所述信号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为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径变化的区域。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径。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动工具,通过将电机导线与信号开关分开,可以采用体积较小的信号开关,占用空间小,可以将电机与信号开关分别和控制机构电连接,充分利用机身壳体的内部空间,便于其他部件布局;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在机身壳体上移位来打开或关闭信号开关,操作部件与电机导线分别位于信号开关的两侧,避免了操作部件对电机导线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信号开关的一种布置方式;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信号开关的另一种布置方式;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仰视图;
[0033]图6是图5的A处的放大图;
[0034]图7是图5提供的电动工具的侧视图;
[0035]图8是图7的B处的放大图;
[0036]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0037]图10是图9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0、工作组件;20、电源;
[0040]1、机身壳体;11、第一壳体部;12、第二壳体部;13、第三壳体部;
[0041]2、控制机构;
[0042]3、电机;31、轴承;
[0043]4、电机导线;
[0044]5、操作部件;51、推钮;52、推杆;
[0045]6、信号开关;61、触发部;
[0046]7、控制导线;
[0047]8、换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51]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身、工作组件10和电源20,工作组件10设置于机身的前端,电源20设置于机身的后端。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工具为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具体为一种直流角磨。当然电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螺丝批、电钻、扳手、打磨装置、曲线锯等需要接电的工具。
[0052]机身包括机身壳体1,机身壳体1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部11、第二壳体部12和第三壳体部13,第一壳体部11与工作组件10连接,第三壳体部13与电源20连接。
[0053]电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身壳体,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第三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工作组件连接,所述第三壳体部与电源连接;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用于控制所述工作组件运转,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电机,由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操作部件,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开关,包括触发部,所述信号开关通过控制导线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为在所述机身壳体上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信号开关,所述信号开关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动或中断,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电机导线分别位于所述信号开关的两侧;所述触发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平行,或者,所述触发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呈角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触发部被配置为沿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线移动,若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与所述信号开关的触发位置的轴向距离为h,所述电机的轴向支撑距离为L,则:h≤2L;其中,所述操作位置指所述操作部件未被操作的初始位置,所述触发位置指所述信号开关被触发的位置;电机的轴向支撑距离指电机轴的前轴承室的前端壁至电机轴的后轴承室的后端壁的轴向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信号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玉赵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