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法、应用和其破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96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破乳剂和应用。所述共聚物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M、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N、式III所示的结构单元X以及任选地式IV所示的结构单元Y,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引发剂存在下,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油酸以及任选地丙烯酸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所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可用于原油油包水乳液的破乳剂,提高破乳剂对原油油包水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剂对原油油包水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剂对原油油包水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法、应用和其破乳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乳剂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其破乳剂。

技术介绍

[0002]超长链表面活性剂是指疏水尾链碳原子数大于18的表面活性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低临界胶束浓度(cmc)、易于形成新颖的聚集体等诸多优良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表面活性剂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天然油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油脂中,油酸基表面活性剂具有原料来源广,绿色环保,生物降解性高等优点,丰富了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可广泛应用在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研究与实际生活中。
[0003]在原油乳状液中加入化学剂使乳状液破坏称为化学破乳,该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破乳剂的分子结构由最初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以及现在的高分子非离子表活剂、多元线型或体型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复配物等,破乳剂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超长链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M、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N、式III所示的结构单元X、以及任选地式IV所示的结构单元Y,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M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百分含量为45~80wt%,优选为50~70wt%;所述结构单元N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百分含量为5~20wt%,优选为10~20wt%;所述结构单元X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百分含量为5~30wt%,优选为10~25wt%;所述结构单元Y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百分含量为0~10%,优选为4~10%。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引发剂存在下,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油酸以及任选地丙烯酸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所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或偶氮引发体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过氧化苯甲酰,或者过氧化苯甲酰和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和/或,所述偶氮引发体系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3~5之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油酸和部分溶剂混合;步骤2,在氮气中,在30~90℃下,加入部分引发剂开始反应;步骤3,反应2~4小时后,加入剩余的引发剂、溶剂、以及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丹丹徐伟张天宇许春梅张增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