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96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通过将驱动杆设置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位于顶部的连接结构连接压电元件与驱动杆,降低了压电致动器高度,提高了驱动能力,同样模组高度下增大驱动行程,同样驱动行程下降低模组高度,从而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而且在同样驱动信号下,可实现压电致动器单步行程更大,对焦效率更高,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摄像头模组通常包括镜头组件和用于驱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运动的致动器。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摄像头模组成像效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主要通过增大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光学尺寸来提高拍摄质量,镜头增大对致动器的驱动能力也形成了一种挑战,而现有的音圈致动器、记忆合金致动器可移动行程较短,微距拍摄的效果较差,另一方面,现有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无法在手机外侧进行较大距离的伸缩运动,为了能满足这些需求,采用压电致动器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0003]然而,现有压电致动器通常包括压电元件和设置于压电元件上方的驱动杆,压电元件高频振动时会带着驱动杆一起上下作高频往复运动,压电元件和驱动杆的高度决定了驱动能力和驱动行程,因此若要实现大行程,则压电致动器的高度很难进一步降低,受限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整体高度,很难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降低压电致动器高度,提高驱动能力,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改善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
[0005]基于以上考虑,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致动器,包括:两个压电元件;位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的驱动杆;用于连接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驱动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刚性板;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驱动杆的顶部。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驱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运动。
[0007]优选的,与所述两个压电元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结构,弹性支撑结构通过滚珠抵靠于镜头组件,以保证镜头组件的光轴稳定性。
[0008]优选的,与镜头组件固定相连的弹性卡扣与所述驱动杆摩擦接触,带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运动。
[0009]优选的,与所述压电致动器对应设置的位置检测元件用于反馈镜头组件的对应部分的位置信息。
[0010]优选的,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霍尔传感器或容栅传感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通过将驱动杆设置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位于顶部的连接结构连接压电元件与驱动杆,降低了压电致动器高度,提高了驱动能力,同样模组高度下增大驱动行程,同样驱动行程下降低模组高度,从而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而且在同样驱动信号下,可实现压电致动器单步行程更大,对焦效率更高,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12]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在图中,贯穿不同的示图,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模块)或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通过将驱动杆设置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位于顶部的连接结构连接压电元件与驱动杆,降低了压电致动器高度,提高了驱动能力,同样模组高度下增大驱动行程,同样驱动行程下降低模组高度,从而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而且在同样驱动信号下,可实现压电致动器单步行程更大,对焦效率更高,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
[0016]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和用于驱动镜头组件1沿光轴方向运动的压电致动器2。该压电致动器2包括两个压电元件21;位于两个压电元件21之间的驱动杆22;用于连接压电元件21与驱动杆22的连接结构23。其中,所述连接结构23为刚性板;所述连接结构23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1和所述驱动杆22的顶部。
[0019]与现有技术的压电致动器相比,驱动杆22从压电元件21上方转移到两个压电元件21之间,从而有效降低了压电致动器2的整体高度,因此有较大空间可以用于提高压电元件21或驱动杆22的高度,从而提高压电致动器2的驱动能力。因此,同样的模组高度下可增大驱动行程,同样的驱动行程下可有效降低模组高度,从而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由于驱动能力的提高,在同样驱动信号下,可实现压电致动器单步行程更大,对焦效率更高,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体性能。
[0020]具体的,驱动杆2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示出为圆柱形作为示例而非限制,两侧的压电元件21在高频振动时会通过顶部的刚性连接结构23将振动转移至中间的驱动杆22,从而带着驱动杆22一起上下高频往复运动,驱动杆22与一弹性卡扣4在切线方向上摩擦接触,弹性卡扣4的另一端与镜头组件1固定连接,驱动杆22和弹性卡扣4在摩擦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能够为镜头组件1提供沿光轴运动的驱动力,以使镜头组件1在光轴方向上平稳的上下运动。
[0021]在图1、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的一侧设置压电致动器2,与压电致动器2的两个压电元件2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结构,在此示出为平弹片6,平弹片6与镜头组件1之间设置有两个滚珠5,两个滚珠5分别位于平弹片6的两端,平弹片6通过滚珠5抵靠于镜头组件1,从而对镜头组件1施加有弹性压力。一方面,这能保证镜头组件1的重心
在光轴方向沿着一个固定的轴线移动,从而保证镜头组件1的光轴稳定性;另一方面,有了对侧的弹性压力也能保证驱动杆22和弹性卡扣4在法线方向更好的接触,从而为二者提供有效的摩擦力。
[0022]在未示出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的另一侧也可以对称设置有同样的压电致动器2,这种情况下,则无需设置弹性支撑结构6和滚珠5。
[0023]此外,还可以在与压电致动器2对应的位置,在此示出为在两个压电元件21之间,设置有位置检测元件3(例如霍尔传感器或容栅传感器),该位置检测元件3用于反馈镜头组件1的对应部分的位置信息给压电致动器2,以确定镜头组件1的运动距离。
[0024]综上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头模组,通过将驱动杆设置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位于顶部的连接结构连接压电元件与驱动杆,降低了压电致动器高度,提高了驱动能力,同样模组高度下增大驱动行程,同样驱动行程下降低模组高度,从而兼顾较大驱动行程、较低模组高度的产品需求,提高成像质量,而且在同样驱动信号下,可实现压电致动器单步行程更大,对焦效率更高,从而改善了摄像头模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压电元件;位于两个压电元件之间的驱动杆;用于连接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驱动杆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刚性板;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驱动杆的顶部。2.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驱动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两个压电元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成杨鑫顾自明
申请(专利权)人: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