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79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该前副车架整体结构上包括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梁,连接于一对侧梁前端的前横梁,以及连接于一对侧梁后段之间的后横梁。其中,后横梁包括一对上板,以及下板,并在一对上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以构成对后横梁的纵向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前副车架,通过在一对上板之间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加强板,以优化前副车架的框架结构,从而提升前副车架整体扭转和弯曲刚度,以及悬置安装位的刚度,且使发动机悬置的隔振能力更强,从而使得汽车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得到提升。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得到提升。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副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的提高,汽车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汽车操控性和舒适性,使得司乘人员的驾驶体验更佳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前副车架在使用时,由于其搭载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占用了大量前副车架设计空间,导致前副车架稳定差,整体刚度弱,悬置安装位刚度不足,同时,降低了前副车架隔离发动机振动激励的能力,导致车内噪声大,从而使得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都比较差,降低了汽车的品质及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前副车架,以增强前副车架整体刚度及稳定性,提高汽车品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前副车架,包括:
[0007]左右一对侧梁,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
[0008]后横梁,所述后横梁包括一对上板,以及下板,一对所述上板在左右一对所述侧梁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沿着车身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侧梁(1),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后横梁(2),所述后横梁(2)包括一对上板,以及下板(203),一对所述上板在左右一对所述侧梁(1)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彼此分开间隔的配置,以和一对所述侧梁(1)围构形成中空区域;所述下板(203)于一对所述上板的底部覆盖所述中空区域;第一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3)在一对所述上板之间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因所述第一加强板(3),所述中空区域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被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3)的至少一侧边,因侧弯而形成折弯部(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下板(203)的底部固连有第二加强板(4),所述第二加强板(4)邻近车身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并具有延伸于一对所述上板之间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加强板(4)上设有向所述第一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磊句彦儒李华儒董晓飞刘伟刘二宝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