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的淤泥氧化、分解曝气增氧的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扩动力的淤泥分解移动装置,属于渔业机械仪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水面辽阔,湖泊、河道及池塘水质受污染水域广泛,大自然中的树叶、死亡水草、人为废弃物及池塘养殖中残饵粪便等沉淀物,释放出大量的NH3和H2S等有机物溶解于水中使水质发臭,水底生成大量淤泥,生态和水产养殖业受到困扰。影响了青山绿水生态环境。
[0003]现有的对水底淤泥处理方法有,如:吸泥法、挖掘法、干塘曝晒法、水中增氧等方法。对清淤法、干塘曝晒法处理成本高周期长,特别清淤法还需对淤泥堆放处理,大大影响了养殖效益,而普遍地用增氧机在水中设点增氧,对水底面淤泥的氧化效果不理想,特别在风景区更是大杀风景。
[0004]上述的池塘增氧机有,叶轮、耕水、造水波和曝气等的增氧装置,都是定点设置的增氧方式,在大面积水体中氧溶解存在点的局限性作用不大。虽然各种增氧机在水中的增氧效率较高,但都起不到对水下层淤泥的氧化分解。其中曝气增氧机曝气置于水底能把底层水与上层水得到交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的淤泥氧化、分解曝气增氧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21)、罩体部件、浮筒(16)、换向动力装置;所述罩体部件包括一帽状部件及与其横向连接的尾板部件,所述帽状部件罩设于所述导流管(21)上方,并转动固定于一水平转轴之上;所述帽状部件的重量大于所述尾板部件,使自然状态下,所述帽状部件下沉,所述尾板部件上翘;所述导流管(21)具有至少一对,位于浮筒(16)的两舷侧,导流管(21)底部与一浮力泥撬(23)固定连接,导流管(21)内底部固定设置一曝气环(22);所述曝气环(22)产生的曝气使所述帽状部件的浮力与尾板部件维持平衡状态,所述帽状部件泄气压时,所述帽状部件下沉,所述尾板部件上翘并划水,使所述浮筒(16)前行;所述换向动力装置与所述导流管(21)、罩体部件连接;所述导流管(21)通过一转向轴(19)限位于一纵向通道内,所述纵向通道的顶部设有一限位开关(18);当河道底部的抬升使所述导流管(21)上升后触发所述限位开关(18)时,所述换向动力装置带动罩体部件、导流管(21)一同旋转180
°
,使所述浮筒(16)预备反向前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的淤泥氧化、分解曝气增氧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件为趣味鱼装置(4),帽状部件为鱼头,尾板部件为鱼身和鱼尾,鱼头为空心半球体倒扣在水面上,头前斜立重力球(3),鱼头顶部有放气阀(5),鱼尾为三块斜板组成,上小下大,鱼身为方管把鱼头和鱼尾连接,鱼身间设置耳孔板(6),耳孔板(6)前后鱼身的方管上设限位板,耳孔板(6)是趣味鱼装置(4)上下转动支点;利用曝气增氧后的废气收集于趣味鱼装置(4)的鱼头内,鱼头内进入空气后上浮,鱼尾下沉,鱼头内放气阀(5)排气,鱼头下沉,在重力球(3)的重力作用下鱼头迅速下沉,加速鱼尾的上翻力矩,水被鱼尾掀起水波,使水波表面积增大造成了水波增氧,同时鱼尾的掀起反力推动了浮体产生移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涛,徐英士,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