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68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包括包括管廊体和散热组件,管廊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流通管腔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板箱,集水板箱的内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上端设置有导水管,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水槽的端口处,当土壤中的水分渗漏至管廊体中时,通过流动竖槽和流动横槽对水进行引流,再利用导水管将水导入集水槽中,通过液位传感器对集水槽的水位高度进行判断,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抽水,防止管廊体内部积水损毁设备,冷风机向通风主管的内部灌入冷风,且冷风通过三通管件向三个方向散发,三个方向的冷风通过第一透风板和第二透风板进入到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中,冷风与腔内的高温进行中和,进而可防止高温对设备的损害。高温对设备的损害。高温对设备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也有少数管廊位于地下。
[0003]管廊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的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散发,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且因受到地下湿度的影响,现有的管廊可能会出现渗水的问题。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的设备产生大量的热和管廊渗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包括管廊体和散热组件,管廊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管廊体包括散热管腔、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和流通管腔,散热管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管腔,散热管腔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包括管廊体(1)和散热组件(2),管廊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体(1)包括散热管腔(11)、第一管腔(12)、第二管腔(13)和流通管腔(14),散热管腔(1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管腔(12),散热管腔(11)的上端安装有第二管腔(13),散热管腔(11)的下端设置有流通管腔(14),且散热组件(2)安装在散热管腔(11)中;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冷风机(21)和通风主管(22),冷风机(21)的一侧设置有通风主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腔(11)包括第一透风板(111)和支撑垫块(112),散热管腔(1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透风板(111),散热管腔(11)通过第一透风板(111)与第一管腔(12)相连通,散热管腔(11)内部的底表面设置有支撑垫块(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腔(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透风板(113),散热管腔(11)通过第二透风板(113)与第二管腔(1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城戴建涛吴钦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