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7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内形成有多个子排气道,每个所述子排气道与对应的气缸连通;汇流部,所述汇流部设置于所述缸盖本体上且内部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子排气道连通的总排气道;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上部水套和下部水套,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均形成于所述缸盖结构内,所述上部水套与所述下部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水套,所述第一连接水套设置于所述汇流部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在汇流部中设置有第一连接水套,第一连接水套用于冷却汇流部以降低汇流部的温度,提高缸盖结构的可靠性。提高缸盖结构的可靠性。提高缸盖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对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集成设置于发动机的缸盖上,排气歧管与气缸盖集成后,气缸盖的热负荷至少要增加10%~20%,增加的热负荷需要冷却水套来冷却,对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般的,大多数主机厂通过增加冷却水泵的流量来来增加冷却系统的能力,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但是使用高流量的冷却水泵会增加水泵的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当水泵流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增加流量,冷却效率并不会提升,冷却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局部热应力集中,产生热疲劳,裂纹等隐患,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在汇流部中设置有第一连接水套,第一连接水套用于冷却汇流部以降低汇流部的温度,提高缸盖结构的可靠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缸盖结构的车辆。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本体,所述缸盖本体内形成有多个子排气道,每个所述子排气道与对应的气缸连通;汇流部,所述汇流部设置于所述缸盖本体上且内部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子排气道连通的总排气道;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上部水套和下部水套,所述上部水套和所述下部水套均形成于所述缸盖结构内,所述上部水套与所述下部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水套,所述第一连接水套设置于所述汇流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水套包括:第一子连接水套和第二子连接水套,所述第一子连接水套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水套间隔设置于所述总排气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水套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水套在所述总排气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水套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水套均包括:第一上连接部,所述第一上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水套连通,所述第一上连接部在冷却水流通方向上的截面积逐渐增大;第一下连接部,所述第一下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部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下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下部水套连通,所述第一下连接部在冷却水流通方向上的截面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连接水套在多个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雷胡佳佳王晋林沈小栋于鹏飞马京卫刘亚奇李东辉张岩肖姗姗袁中营王文宾张永静贾絮影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