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线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7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进的线缆结构,包含有二个导体及绝缘层的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该第二讯号传输单元设于第一讯号传输单元的一侧;由遮蔽层分别将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包覆,该遮蔽层的一表面为一绝缘面,该绝缘面与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的绝缘层接触,该遮蔽层的另一表面为一导电面;设于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间的接地线,且该接地线的二侧同时与该遮蔽层的导电面接触;以及一包覆层,将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及接地线包覆。藉此,可有效缩小线缆体积,达到结构简单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线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縮小 线缆体积,达到结构简单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线缆。
技术介绍
—般线缆的结构如TW专利第242835号的高频传输缆线构造, 如图3所示,其包括有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输通道60,每一传输通 道60包含有二个执行电器通讯的导线61; —个或一个以上分别包覆于 每一传输通道60外侧的内套体62,该内套体62由内而外包含有一拘 束上述导线的定位层621、 一绝缘层622及一导电层623;至少一个以 上配置于内套体62周围与导电层电性连接的地线63; —披覆于最外层 藉以保护缆线的外套体64。虽然上述传统用的髙频传输缆线构造可达到传输讯号的功效,但 是由于该高频传输缆线构造其内套体62由定位层621、绝缘层622及 导电层623所构成,且每一传输通道60的二侧分别设置有一地线63, 因此,共需四条地线63构成,进而造成该缆线具有结构复杂、不易制 作、体积较宽大及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另外,美国专利第US6,444,902 B1号的线缆,如图4所示, 其中包括一对讯号导线组70,每一讯号导线组70设有一对分别被绝缘 层71所包裹的讯号导线7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二导体及分别包覆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    一第二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上述第一讯号传输单元的一侧,且该第二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二导体及分别包覆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    遮蔽层,分别包覆于上述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的绝缘层外部,且该遮蔽层的一表面为一绝缘面,该绝缘面与上述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的绝缘层接触,而该遮蔽层的另一表面为一导电面;    一接地线,设置于上述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之间,且该接地线的二侧同时与该遮蔽层的导电面接触;以及    一包覆层,包覆上述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及接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二导体及分别包覆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一第二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上述第一讯号传输单元的一侧,且该第二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二导体及分别包覆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层;遮蔽层,分别包覆于上述第一、二讯号传输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