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5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呈横向平行设置,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下方设有间隔固定设置的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都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槽,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呈纵向放置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定位槽上,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采用医用克氏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根据术中透视快速找到需手术的椎弓根的位置,通过第一、第二横杆和第一、第二调节杆实现了椎弓根的快速定位,该定位器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提高穿刺效率,缩短术程。程。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辅助器械
,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椎体压缩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微创脊椎外科技术,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术被应用至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具有快速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经皮椎弓根穿刺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手术过程中需要在透视监视下进行,在穿刺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需要经受反复多次的X射线透视,手术的时间越长,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越大。因此,如何简单且快速的找准椎弓根的位置,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操作便捷的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可实现椎弓根的快速定位,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呈横向平行设置,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下方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设有多个定位槽,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呈纵向放置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定位槽上。由此,应用该定位器时,将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放置于人体脊柱左右两侧的体表上,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与人体一起进入X射线透视中,根据术中透视快速找到需手术的椎弓根的位置,然后移动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的位置,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定位出椎弓根的上下端位置,将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放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定位槽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定位出椎弓根的左右端位置,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放置到定位槽内、以防止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位置移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实现了椎弓根的快速定位,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提高穿刺效率,缩短术程。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为固定连接。由此,该定位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不需要调节,只需要在X射线透视时,迅速移动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的位置,然后放置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手术的过程中,避免了太过于繁琐的器械操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定位槽均匀排列,相邻的定位槽之间的距离为5mm。由此,根据手术需要来调整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距离,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置选定后,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放置到对应的定位槽内,各定位槽的宽度是相同的、且定位槽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这样医务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可直接看出来,第一调节
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刻度明确,不需要进行测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为20mm。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直径为2.5mm,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直径为2mm。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槽的槽宽为2.2mm。由此,定位槽可防止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滑动,起到精准辅助定位的作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采用2.5mm医用克氏针,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采用2.0mm医用克氏针。由此,采用医用克氏针,取材容易,消毒方便,符合手术中无菌操作的理念。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采用不锈钢材质。由此,采用金属材质,消毒方便,确保该定位器可消毒后重复利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简单、操作便捷,将该定位器放置于人体脊柱的体表上、与人体一起进入X射线透视中,根据术中透视快速找到需手术的椎弓根的位置,然后移动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的位置并将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放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并通过定位槽对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实现了椎弓根的快速定位,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提高穿刺效率,缩短术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包括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呈横向平行设置,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的下方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片5、第二定位片6。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与第一定位片5,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与第二定位片6都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呈纵向放置于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上,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具体的,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均设有多个定位槽7,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呈纵向放置于定位槽7上。
[0018]具体的,第一横杆1与第二横杆2之间的距离为20mm,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的直径为2.5mm,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的直径为2mm。定位槽7均匀排列,定位槽7的槽宽为2.2mm,相邻的定位槽7之间的距离为5mm。第一定位片5和第二定位片6均为片状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第一定位片5和第二定位片6的宽度为3mm、厚度为1mm。根据手术需要来调整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之间的距离,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位置选定后,将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放置到对应的定位槽7内,定位槽7可防止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
滑动,起到精准辅助定位的作用。各定位槽7的宽度是相同的、且定位槽7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这样医务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可直接看出来,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刻度明确,不需要进行测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0019]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均可采用2.5mm医用克氏针,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均可采用2.0mm医用克氏针。采用医用克氏针,取材容易,消毒方便,符合手术中无菌操作的理念。
[0020]使用该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时,将该定位器放置于人体脊柱的体表上,定位器与人体一起进入X射线透视中,根据术中透视快速找到需手术的椎弓根的位置,然后移动第一定位片5和第二定位片6的位置,使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定位出椎弓根的上下端位置,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需要定位出椎弓根的左右端位置,将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放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的定位槽7内。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所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呈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的下方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片(5)、第二定位片(6),所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均设有多个定位槽(7),所述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呈纵向放置于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的定位槽(7)上,所述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之间的间距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与第一定位片(5)、第二定位片(6)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胸腰部椎弓根透视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槽(7)均匀排列,相邻的所述定位槽(7)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李国栋吴文旭张婷陈在飞尤明凤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