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44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柜,涉及储物柜控制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现有工器具柜一般通过用户自行拿取,并无法对工器具的拿取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控制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控机、锁具组件、锁控板组件,主控机的输出端与智能网关通讯连接,锁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入端、锁控微控制单元、第一接出端,主控机与第一接入端通讯连接,第一接出端与锁具组件通讯连接,达到提供一种工器具柜的锁控电路结构,实现了人工干预尽可能少的工器具自动识别、登记与使用分析,提高电力生产工器具的管理效能与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精益化水平的优点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柜


[0001]本技术涉及储物柜控制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储物柜的开锁方式都是使用传统的钥匙开锁,其缺点在于钥匙需要随身保管,会有丢失的风险,寻找钥匙的过程会浪费大量时间,并且钥匙由于暴露在各种环境下会有氧化损耗,影响开门效率。
[0003]现有工器具柜一般通过用户自行拿取,并无法对工器具的拿取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及智能柜,具有提供一种工器具柜的锁控电路结构,实现了人工干预尽可能少的工器具自动识别、登记与使用分析,同时可对工器具的出入库登记、维修报废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提高电力生产工器具的管理效能与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精益化水平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机;
[0006]锁具组件,配置为开启或关闭储物柜;
[0007]锁控板组件,配置为控制所述锁具组件开启与关闭,
[0008]所述锁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入端、锁控微控制单元、第一接出端,所述主控机与第一接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接出端与锁具组件通讯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控微控制单元既可用于控制锁具组件的开启与关闭,其次还可通过记录锁具组件的开启与关闭状态、次数等数据,进而逐一对应储物柜内器具的使用情况。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工器具柜的锁控电路结构,其次还可应用于快递柜的柜门控制电路上。同时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储物柜也不能对存入和取出的物品进行登记,无法实时了解物品的存放状态,容易造成物品遗失。采用传统的人工登记方式不仅容易出现遗漏,而且储物柜的开放状态亦没有得到有效的记录,储物柜管理人员无法快速准确地对储物柜的使用进行管理,但本方案通过主控机对锁具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控制进行记录,进而实现了人工干预尽可能少的工器具自动识别、登记与使用分析,同时可对工器具的出入库登记、维修报废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电力生产工器具的管理效能与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精益化水平。
[0010]本方案是基于微型MCU处理器STM32的基础上加以开发,锁控微控制单元、网关微控制单元、扫码微控制单元均是通过MCU的引脚电信号处理来对不同的MCU进行数据交互,以此来控制相对应的设备,以被动元件与主动元件作为最基础的构建单位,对电路做了最初版的设计后根据不同的电气特性加以修改。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包括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入端、网关微控制单元、第二接出端,所述第二接入端与主控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出端与第一接入端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包括扫码模块,所述扫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扫码识别头、扫码微控制单元以及第三接出端,所述第三接出端分别与第二接出端和第一接入端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扫码模块可以是二维码亦可以是条形码,可供锁控板组件开启对应的工器具柜或者使锁控板组件获得开启的权限。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控机与第一接入端通过485总线连接。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接出端与锁具组件通过485总线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控板组件是使用RS485接口连接的。RS485 式的锁控板组件一般设有4路、8路、16路、20

32路等。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具组件包括均布置于储物柜内的门状态检测组件、电磁锁、照明灯,所述锁控微控制单元分别与门状态检测组件、电磁锁、照明灯连接。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控微控制单元发送开锁指令至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可快速性短路进行开锁动作,并返回开锁信号至锁控微控制单元。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过程:首先,用户在主控机上生成所需要借去的工器具工单,然后主控机会会下发工器具工单中第一个工器具所对应储物柜的开锁指令给智能网关,网关微控制单元通过第二接入端收到开锁指令数据﹑识别﹑解码,然后通过第二接出端(RS485总线)往锁控板组件发送数据;当储物柜对应的锁控板组件接通过第一接入端收到数据﹑识别﹑开锁指令之后,锁控微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至电磁锁以执行开锁指令,并且会通过第一接出端往主控机发送开门成功的数据(在等待门体关门成功的期间,锁控板组件无法打开另一个储物柜,直至门体关门成功);当主控机接收到锁控板组件通过智能网关反馈回来的开门成功或关门成功的数据之后,主控机才会发送开锁指令至下一个工器具所对应的储物柜中的电磁锁。以此类推,直到借取到工单中最后一个工器具(即打开所对应的储物柜)才结束。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一种智能柜,包括应用有所述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柜体,所述柜体上活动式安装有可封合于柜体开口处的门体,所述锁控板组件安装于柜体内。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门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门体的开合状态,所述电磁锁布置于门体上,所述照明灯布置于柜体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锁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关门(断电)上锁,通电(12V)瞬间触发开锁的工作模式。电磁锁在安全性上,要符合工器具的管理规范,具有使用灵敏、防震、防撬等优点。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柜体内设有锁具组件,所述柜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与每个所述柜体对应的锁具组件分别与每个第一接出端连接。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具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接出端的数量与锁具组件的数量相匹配。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工器具柜的锁控电路结构,实
现了人工干预尽可能少的工器具自动识别、登记与使用分析,同时可对工器具的出入库登记、维修报废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提高电力生产工器具的管理效能与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精益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中的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主控机;2、人脸识别装置;3、锁具组件;31、门状态检测组件;32、电磁锁;33、照明灯;4、锁控板组件;41、第一接入端;42、锁控微控制单元;43、第一接出端;5、智能网关;51、第二接入端;52、网关微控制单元;53、第二接出端;6、扫码模块;61、扫码识别头;62、扫码微控制单元;63、第三接出端;7、储物柜;71、柜体;72、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一:
[0031]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机1、用于开启或关闭储物柜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机;锁具组件,配置为用于开启或关闭储物柜;锁控板组件,配置为控制锁具组件开启与关闭的锁控板组件,所述锁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入端、锁控微控制单元、以及第一接出端,所述主控机与第一接入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接出端与锁具组件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入端、网关微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接出端,所述第二接入端与主控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出端与第一接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扫码模块,所述扫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扫码识别头、扫码微控制单元以及第三接出端,所述第三接出端分别与第二接出端和第一接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机与所述第一接入端通过485总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器具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出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辉戴维龙范亮汤坚曾海峰苏伟灿李广清柯勇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智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