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24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码设备,包括输送机、轨道、多个搬运组件、驱动组件和喷码头。输送机用于传送产品,每一个搬运组件用于从输送机上拿取产品,轨道用于引导每一个搬运组件沿环形路径运动,环形路径中一部分为直线段,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每一个搬运组件运动,喷码头,喷码头与轨道的直线段对应设置,用于向搬运组件携带的产品喷码。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喷码效率。能够提高喷码效率。能够提高喷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码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在材料上作标记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产品上需要打上标示性的图案或文字,通常是将喷码头固定于流水线上,通过传送带将产品依次经过喷码头以喷码。由于传送带存在跳动,导致喷码效果不好,例如歪斜、重叠等。
[0003]为解决传送带跳动的问题,有的喷码设备在传送带上方设置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械手在直线导轨的引导下在传送带传送方向往复运动。机械手从传送带上抓取产品,喷码头在机械手携带产品运动过程中喷码,喷码完成后机械手将产品放置到传送带上以继续传送。该结构可保证产品在喷码过程中稳定,但通过机械手只能实现间歇式喷码,即前一个产品喷码完成后,机械手需返回抓取后一个产品,喷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码设备,提高喷码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码设备,包括:
[0006]输送机,输送机用于传送产品;
[0007]轨道,轨道为环形,且一部分为直线段;
[0008]多个搬运组件,每一个搬运组件活动连接于轨道上,可沿轨道运动,用于从输送机上拿取产品;
[0009]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每一个搬运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每一个搬运组件运动;
[0010]喷码头,喷码头与轨道的直线段对应设置,用于向搬运组件携带的产品喷码。
[0011]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
[0012]传动件,传动件围绕参考轴转动,参考轴位于轨道所围区域;
[0013]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传动件转动;
[0014]其中,每一个搬运组件活动连接于传动件,且可沿参考轴的径向往复移动。
[0015]进一步地,多个搬运组件相对于传动件的运动路径在参考轴的周向均布。
[0016]进一步地,传动件上开设有多个传动槽,多个传动槽与多个搬运组件一一对应,每一个传动槽沿参考轴的径向延伸,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
[0017]搬运组件包括:
[0018]搬运主体,搬运主体用于从输送机上拿取产品;
[0019]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搬运主体上;
[0020]其中,第一滚轮夹设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沿传动槽的延伸方向运动。
[0021]进一步地,喷码设备包括:
[0022]轨道部,轨道部一侧表面凹陷形成轨道,轨道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
[0023]搬运组件包括:
[0024]搬运主体,搬运主体用于从输送机上拿取产品;
[0025]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搬运主体上;
[0026]其中,第二滚轮夹设于两个第二侧壁之间,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
[0027]进一步地,凹槽具有底面,底面连接于两个第二侧壁之间,底面至少在直线段区域为平面,第二滚轮的末端抵触于底面。
[0028]进一步地,搬运主体包括:
[0029]结构件;
[0030]吸嘴单元,用于吸取产品;
[0031]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连接于吸嘴单元和结构件之间,用于驱动吸嘴单元相对结构件往复运动;
[0032]其中,第二滚轮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结构件上。
[0033]进一步地,结构件包括:
[0034]第一连接板;
[0035]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连为一体,成“L”形状;
[0036]其中,第一连接板与轨道部的表面,间隔设置,第二滚轮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与轨道部的外周间隔设置;
[0037]第二驱动器包括:
[0038]缸体;
[0039]活塞杆,活塞杆设置于缸体上,且可相对缸体沿活塞杆的轴线往复运动;
[0040]其中,缸体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上,吸嘴单元固定于活塞杆的末端。
[0041]进一步地,输送机包括:
[0042]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用于传送产品;
[0043]第二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与第一输送组件间隔设置,用于传送产品。
[0044]进一步地,输送机包括:
[0045]挡块,挡块挡设于第一输送组件的出口处。
[004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中设置了多个搬运组件,每一个搬运组件沿环形路径运动,相邻两个搬运组件在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涉,可以进行连续喷码作业,提高了喷码效率。
附图说明
[004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喷码设备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4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喷码设备的主视图;
[0049]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5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搬运组件与轨道部配合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51]图5是图4中A

A剖视图;
[005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喷码设备的主视图;
[0053]图7是图6中B

B剖视图。
[0054]图中,
[0055]10.产品;
[0056]1000.喷码设备;
[0057]100.输送机;
[0058]110.第一输送组件,120.第二输送组件,130.挡块;
[0059]200.轨道部;
[0060]210.表面,220.轨道,221.第二侧壁,222.底面,230.直线段;
[0061]300.搬运组件;
[0062]310.搬运主体,311.结构件,3111.第一连接板,3112.第二连接板,
[0063]312.第二驱动器,3121.缸体,3122.活塞杆,313.吸嘴单元,320.第
[0064]一滚轮,330.第二滚轮;
[0065]400.驱动组件;
[0066]410.传动件,411.传动槽,411a.第一侧壁,420.第一驱动器;
[0067]500.喷码头;
[0068]L.参考轴;
[0069]2000.喷码设备;
[0070]600.轨道;
[0071]700.搬运组件;
[0072]710.主体,720.安装轴,730.第一连接件,740.第二连接件;
[0073]800.驱动组件;
[0074]810.传动件,811.传动凸台,820.第一驱动器,
[0075]P.参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7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77]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用于传送产品;轨道,所述轨道为环形,且一部分为直线段;多个搬运组件,每一个所述搬运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可沿所述轨道运动,用于从所述输送机上拿取所述产品;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每一个所述搬运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每一个所述搬运组件运动;喷码头,所述喷码头与所述轨道的所述直线段对应设置,用于向所述搬运组件携带的所述产品喷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围绕参考轴转动,所述参考轴位于所述轨道所围区域;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其中,每一个所述搬运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且可沿所述参考轴的径向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搬运组件相对于所述传动件的运动路径在所述参考轴的周向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上开设有多个传动槽,所述多个传动槽与所述多个所述搬运组件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传动槽沿所述参考轴的径向延伸,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搬运主体,所述搬运主体用于从所述输送机上拿取所述产品;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搬运主体上;其中,所述第一滚轮夹设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之间,沿所述传动槽的延伸方向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设备包括:轨道部,所述轨道部一侧表面凹陷形成所述轨道,所述轨道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搬运主体,所述搬运主体用于从所述输送机上拿取所述产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陈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以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