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搅拌装置,属于生物活性玻璃凝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是一种主要由生物活性玻璃、医用透明质酸钠制成的凝胶制品,适用于各种手术、外伤造成的创面、皮肤溃疡、褥疮、浅度烧伤创面的覆盖与保护,具有促进内皮细胞移行、增殖,分化、加快血管生长、降低新生血管的循环阻力,改善微循环、湿性愈合环境,加速创面愈合、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炎症渗出、改善胶原排列,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而受到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在搅拌混合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的组分物、并控制其流变特性时,一般采用在搅拌釜中内置单一的螺旋式、釜式或锚式搅拌器结构,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时体系粘度增加,对釜底或釜壁的粘附作用加强,在降低搅拌转速时,固定搅拌结构对凝胶体系的搅拌分散作用和壁面刮除作用较差,导致搅拌混合效率和均一质量下降,从而难以满足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的生产需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搅拌装置,包括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内的搅拌器(2),釜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加料口(3)和出料口(4),搅拌器(2)连接有位于釜体(1)顶部的减速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搅拌轴(21)和至少一个第二搅拌轴(22),所述第一搅拌轴(21)和第二搅拌轴(22)顶部均分别同轴连接星齿轮(6),所述星齿轮(6)内侧啮合有与减速电机(5)的电机轴同轴相连的内齿轮(7),第一搅拌轴(21)和第二搅拌轴(22)顶部设有位于电机轴外部的第一连板(8),星齿轮(6)外侧啮合有与釜体(1)顶部固定的外齿圈(9);所述第一搅拌轴(21)上设有若干间隔螺旋设置的螺带(12),若干螺带(12)与第一搅拌轴(21)之间设有若干第二连板(13),所述第二搅拌轴(22)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第二连板(13)之间的分散盘(16),第二搅拌轴(22)和第一搅拌轴(21)上均设有第一轴套(19),相邻第一轴套(19)之间设有第三连板(20),至少一个第三连板(20)上设有对应釜体(1)底部设置的C形刮刀(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创面凝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部设有与外齿圈(9)相连、且位于星齿轮(6)底部的安装板(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祥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