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池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19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电池充气泵,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及面盖,外壳体具有收容腔,内壳体位于收容腔内,收容腔具有贯穿上方的安装口及贯穿下方的出气口,面盖遮盖于安装口上,内壳体的顶部的侧壁与外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进气口,内壳体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电池腔及马达腔,电池腔具有朝上的第一开口,马达腔具有侧向的第二开口及朝下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出气口相互对齐,进气口与马达腔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电池充气泵借助电池腔及马达腔均集成于内壳体上,内壳体再安装于外壳体上,从而使得组装更加方便,降低成本;空间利用率高,从而减小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电池充气泵的体积,更加便于携带;另外,还方便通电测试。通电测试。通电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电池充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电池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给某些物品充气的需求,便携式充气装置应运而生。干电池充气泵是便携式充气装置的其中一种,由于其省时省力的优点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0003]传统的干电池充气泵其电池盒与马达盒是分体式设计,从而导致整个干电池充气泵体积偏大,占用空间偏多,对于携带出行来说不是很方便。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缺陷:1、结构冗余,制作成本高;2、组装不够方便快速。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减小从而方便组装、降低成本并且方便户外携带的干电池充气泵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减小从而方便组装、降低成本并且方便户外携带的干电池充气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干电池充气泵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及面盖,所述外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具有贯穿上方的安装口及贯穿下方的出气口,所述面盖遮盖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电池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及面盖,所述外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具有贯穿上方的安装口及贯穿下方的出气口,所述面盖遮盖于所述安装口上,所述内壳体的顶部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进气口,所述内壳体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腔及用于安装马达的马达腔,所述电池腔具有朝上的第一开口,所述马达腔具有侧向的第二开口及朝下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出气口相互对齐,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马达腔相互连通,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并经过所述马达腔后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最后从所述出气口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池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枢接,所述面盖的另一侧可做翻转并选择性地与所述外壳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池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从上往下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外径以使得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交接处形成抵挡结构,所述内壳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径尺寸以使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交接处形成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抵挡于所述抵挡结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电池充气泵,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