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03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涉及返回胶分剖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进料机构,其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进料;以及分剖装置,其用于接收进料机构送入的胎侧返回胶并且对胎侧返回胶进行分剖切割;所述分剖装置包括底座,其支撑在地面上;传送带,其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输送;分剖刀,其设置在传送带顶部,分剖刀用于对传送带上的胎侧返回胶进行切割;移动杆,其用于对分剖刀进行固定,移动杆能够在传送带上方滑动;动力组件以及压轮;胎侧返回胶被送至传送带上之后,通过压轮被压紧在传送带顶部,然后移动杆带动分剖刀移动,对返回胶进行切割,无需人工手动切割,省时省力并且大大提高了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返回胶分剖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由于制造工艺和设备精度的问题,总是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0003]胎侧返回胶就是一种轮胎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半成品,对不合格的胎侧返回胶进行回收的时候,由于胎侧返回胶由胎侧胶和耐磨胶两部分组成,在进行回收的时候,需要从胎侧胶和耐磨胶的贴合面将胎侧胶和耐磨胶分剖开,使得胎侧胶和耐磨胶分离,然后分别对胎侧胶和耐磨胶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4]现在对胎侧返回胶进行分剖操作的时候,都是通过人工利用刀具沿着胎侧胶与耐磨胶的贴合面进行切割,这种切割方式不仅仅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并且进行切割的时候费时费力,切割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胎侧返回胶被送至传送带上之后,通过压轮被压紧在传送带顶部,然后移动杆带动分剖刀移动,对返回胶进行切割,无需人工手动切割,省时省力并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其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进料;
[0007]以及分剖装置,其用于接收进料机构送入的胎侧返回胶并且对胎侧返回胶进行分剖切割;
[0008]所述分剖装置包括底座,其支撑在地面上;
[0009]传送带,其设置在底座上并且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输送;
[0010]分剖刀,其设置在传送带顶部,分剖刀用于对传送带上的胎侧返回胶进行切割;
[0011]移动杆,其用于对分剖刀进行固定,移动杆能够在传送带上方滑动;
[0012]动力组件,其用于为移动杆的滑动提供动力;
[0013]以及压轮,其有多个,其设置在传送带顶部并且用于将胎侧返回胶压紧在传送带顶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杆调整分剖刀的位置在传送带背离进料机构一端,通过进料机构将胎侧返回胶送到传送带的顶部,在传送带顶部的传送作用下,使得胎侧返回胶完全位于传送带顶部,并且在传送的过程当中,将胎侧返回胶引导到压轮底部,使得胎侧返回胶完全位于传送带顶部时,胎侧返回胶能够被压轮压紧在传送带顶部,然后动力组件带动移动杆滑动,使得分剖刀朝向靠近进料机构的方向滑动,在滑动的过程当中,分剖刀完成对胎侧返回胶的分剖操作,无需人工手持刀进行分剖,不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并
且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分剖的效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外侧开设有环绕传送带设置的定位槽;
[0016]所述分剖刀的底部插入到定位槽当中,移动杆沿环绕传送带顶部的定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胎侧返回胶中胎侧胶和耐磨胶的贴合面对准传送带顶部的定位槽,并且将分剖刀的底部插入到定位槽中,既能够对剖切的路径进行引导,还能够使得分剖刀能够完全的将胎侧返回胶切断。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一进料台,进料台顶部靠近传送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顶部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两引导杆;
[0020]两引导杆靠近传送带的一端能够在进料台顶部进行转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引导杆靠近进料台一端进行转动,能够通过引导杆对胎侧返回胶进入传送带的位置进行引导,从而通过两引导杆的引导将胎侧胶和耐磨胶的贴合面与传送带顶部的定位槽对齐。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置有多个进料辊,多个进料辊沿进料台顶部的倾斜方向排布并且进料台顶部的胎侧返回胶与进料辊顶部相互接触。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杆进行支撑的支撑架;
[0024]动力组件包括丝杠,丝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并且轴线方向沿移动杆滑动方向设置,丝杆穿过移动杆并且与移动杆螺纹连接在一起。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杆进行支撑的支撑架;
[0026]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齿条、转动连接在移动杆上的转轴以及固定在转轴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长度方向沿移动杆滑动方向设置。
[002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滑槽,移动杆从滑槽当中穿过,移动杆顶部和底部中至少一侧为平面,并且移动杆平面一侧与滑槽的侧壁贴合。
[002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两出料台,其设置在传送带背离进料机构一端;
[0029]两出料台靠近传送带一端设置有一位于两出料台之间的分料板,分料板与胎侧返回胶的切割部位对应。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料板对剖切结束的胎侧胶和耐磨胶进行引导,将两者分别引导至两出料台进行出料。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本技术无需人工手持刀进行胎侧返回胶的分剖,从而不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0033]2、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分剖刀进行分剖,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大大的提高分剖的效率;
[0034]3、在传送带上设置定位槽,既能够对分剖刀的分剖方向进行引导,还能够使得分剖刀能够完全将胎侧返回胶切断。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7]图3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38]图4为实施例体现分料板的示意图;
[0039]图5为实施例二体现动力组件的示意图;
[0040]图6为图5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41]图中:1、分剖机构;11、底座;111、侧板;12、传送带;121、定位槽;13、移动杆;14、分剖刀;15、压轮;151、固定杆;16、连接臂;17、动力组件;171、转轴;172、齿轮;173、齿条;2、进料机构;21、进料台;22、进料辊;23、限位板;24、引导杆;3、出料台;31、出料辊;32、分料板;4、支撑架;41、支撑杆;411、滑槽;42、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4]实施例: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2),其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进料;以及分剖机构(1),其用于接收进料机构(2)送入的胎侧返回胶并且对胎侧返回胶进行分剖切割;所述分剖机构(1)包括底座(11),其支撑在地面上;传送带(12),其设置在底座(11)上并且用于对胎侧返回胶进行输送;分剖刀(14),其设置在传送带(12)顶部,分剖刀(14)用于对传送带(12)上的胎侧返回胶进行切割;移动杆(13),其用于对分剖刀(14)进行固定,移动杆(13)能够在传送带(12)上方滑动;动力组件(17),其用于为移动杆(13)的滑动提供动力;以及压轮(15),其有多个,其设置在传送带(12)顶部并且用于将胎侧返回胶压紧在传送带(1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2)外侧开设有环绕传送带(12)设置的定位槽(121);所述分剖刀(14)的底部插入到定位槽(121)当中,移动杆(13)沿环绕传送带(12)顶部的定位槽(121)的长度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一进料台(21),进料台(21)顶部靠近传送带(12)一侧向下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台(21)顶部靠近传送带(12)的一侧设置有两引导杆(24);两引导杆(24)靠近传送带(12)的一端能够在进料台(21)顶部进行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胎侧返回胶分剖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强赵长松尚永会杨利伟李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