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文艳专利>正文

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72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多采用胸肋固定带,存在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透气性、舒适性差,局部加压力量不够,不利于伤口周围局部加压固定以及日常护理、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护理面、第二护理面以及连接件,第一护理面设置为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护理面上设置有第一护理部和肩带,第一护理部上设置气孔、密封结构和魔术贴,魔术贴设置于气孔的一侧,密封结构上设置密封塞且边缘设置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肿物术后固定,实用性强、护理使用方便。护理使用方便。护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术是治疗肿物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会出现积液、继发出血等问题,伤口愈合不良,患侧水肿为常见并发症,及时促进引流、早期拔管,利于局部伤口愈合快。
[0003]本申请人发现目前的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多采用胸肋固定带,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胸肋固定带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透气性、舒适性差;
[0005]2.局部加压力量不够,不利于伤口周围局部加压固定;
[0006]3.日常护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多采用胸肋固定带,存在与皮肤接触面积大,透气性、舒适性差,局部加压力量不够,不利于伤口周围局部加压固定以及日常护理、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护理面、第二护理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护理面和所述第二护理面的连接件,其中:
[0010]所述第一护理面设置为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0011]所述第二护理面上设置有第一护理部和肩带,其中:
[0012]所述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护理面上,所述肩带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肩带连接件,所述第一护理面上设置第二肩带连接件,所述第一肩带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肩带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第一护理部上设置气孔、密封结构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设置于所述气孔的一侧,所述密封结构上设置密封塞且所述密封结构的边缘设置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包括弹力松紧带,所述弹力松紧带设置为“X”型,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护理面和所述第二护理面上。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护理部和第三护理部,其中:
[0016]所述第二护理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护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护理面上;
[0017]所述第三护理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三护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
所述第二护理面上。
[0018]优选地,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护理部、所述第二护理部、所述第三护理部均包括PVC外层,所述PVC外层的内部分隔为多个加压模块,每个所述加压模块上均设置气孔,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气孔。
[0019]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充气泵,所述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加压模块设置为包括网格状腔体。
[0020]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抽气泵,每个所述加压模块内均填充有高聚合物颗粒。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为拉链、按扣、粘扣或者魔术贴。
[0022]优选地,所述肩带设置为可调节结构,所述肩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扣,所述第一护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扣相配合的插孔。
[0023]优选地,所述第二护理面的底部设置松紧带结构。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护理面和所述第二护理面均包括基层、第一抗菌层、第一吸水层、支撑层、第二吸水层、第二抗菌层以及面层,其中:
[0025]所述第一抗菌层和所述第二抗菌层均设置为包括纳米银颗粒;
[0026]所述基层采用纯棉布层,所述面层采用针织布层;
[0027]所述第一吸水层和所述第二吸水层上设置有活性炭纤维。
[00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设置第一护理部位于第二护理面上,作用于患者背部,设置第一护理面与第二护理面的连接件包括弹力松紧带和第二护理部与第三护理部,适用于背部肿物术后患者的同时适用于腋下肿物术后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固定,通过气孔以及密封结构、魔术贴的配合,使用稳定性好,设置第一护理面通过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易于患者穿脱护理,同时肩带设置为可调节的插接形式,能够有效地减轻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同时方便医生及护理人员观察伤口局部情况。采用此肿物术后护理装置可对背部、腋下肿物患者术后局部加压固定伤口,更加有效地促进伤口渗血溶液的排出,加快伤口愈合,同时具有防止伤口局部液化的作用,能够减少不良渗血渗液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及早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中第一护理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中第二护理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中第一护理部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中护理面的内部层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技术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实施例二中加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第一护理面;11、第一侧面;111、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侧面;121、第二连接结构;2、第二护理面;21、第一护理部;211、气孔;212、密封结构;213、第一魔术贴;214、密封塞;215、第二魔术贴;24、肩带;241、第一肩带连接件;242、第二肩带连接件;3、连接件;31、弹力松紧带;32、第二护理部;33、第三护理部;4、动力装置;41、管路;5、加压模块;10、基层;20、第一抗菌层;30、第一吸水层;40、支撑层;50、第二吸水层;60、第二抗菌层;70、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8]实施例一:
[00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护理面1、第二护理面2以及连接第一护理面1 和第二护理面2的连接件3。
[0040]其中,图2是本实施例第一护理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护理面1设置为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护理面、第二护理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护理面和所述第二护理面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护理面设置为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护理面上设置有第一护理部和肩带,其中:所述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护理面上,所述肩带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肩带连接件,所述第一护理面上设置第二肩带连接件,所述第一肩带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肩带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护理部上设置气孔、密封结构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设置于所述气孔的一侧,所述密封结构上设置密封塞且所述密封结构的边缘设置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包括弹力松紧带,所述弹力松紧带设置为“X”型,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护理面和所述第二护理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护理部和第三护理部,其中:所述第二护理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护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护理面上;所述第三护理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三护理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护理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肿物术后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护理部、所述第二护理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左文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