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及防护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70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及防护织物,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包括第一布面层、第一胶层、聚乙烯醇层、第二胶层和第二布面层,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采用水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聚乙烯醇层设置在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机械性能好。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呈网状结构层,保证各层之间的连接性,同时保证复合面料的透湿性。聚乙烯醇层采用水溶性聚乙烯微孔薄膜,能阻隔污染物同时提高复合面料的透湿量。该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采用水溶性聚乙烯醇制成,使用后能够在水中溶解,能通过过滤、离子交换等方式分离放射性核素,解决了非水溶性透湿面料处理后废料体积增容大的问题,尤其适合制备放射性污染环境使用的性防护织物。性防护织物。性防护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及防护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及防护织物。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的去污、设备检修、放射性废物运输等工作均存在着放射性污染的风险,放射性污染源又分为固体、液体、气溶胶和气体。电厂辐射防护部门通常会根据相应的辐射防护要求,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譬如浓度、污染物的性质与毒性以及防护服的防护因子等)及国家规定的要求为工作人员选择相应类型的防护外衣进行防护。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同时兼具粒子阻隔特性和透湿性的防护外衣。
[0003]为了获得兼具良好的粒子阻隔性和透湿性的防护服用面料,市面上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如采用超细纤维以特殊工艺制成超细孔隙的杜邦Tyvek、采用聚丙烯纺粘/融喷复合工艺制成的超细孔隙的SM、SMS、SMMS复合无纺布、采用PU涂层、采用PU/TFPE薄膜复合、对无纺布进行拒水处理,又或者采用普通PP无纺布与聚烯类薄膜进行多层复合等。以上的解决方案中,不但存在面料透湿性不够好的缺陷,而且生产的材料均为非水溶性材料,而这类材料多作为大量的一次性产品的原材料,被污染后只能够通过压缩、水泥固定的方式处理,废物的减容效果不佳,不符合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管理原则。
[0004]聚乙烯醇是一种化工、医药领域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胶水等。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水温越高则溶解度越大,能够实现高减容效果,可生物降解,是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且聚乙烯醇薄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能够透过氧气、水蒸气,阻隔污染,因而可用于制备水溶透湿复合面料。但是传统的以聚乙烯醇薄膜材料为主体的复合面料通常存在机械性能较差,材料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械性能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及防护织物。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布面层、第一胶层、聚乙烯醇层、第二胶层和第二布面层;所述第一布面层及所述第二布面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所述聚乙烯醇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微孔薄膜;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网状结构层。
[000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胶粘剂层。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呈网状结构的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中的胶粘剂形成的网格线的宽度为0.3cm~1cm。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蜂窝结构。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正六边形的蜂窝结构,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为0.3cm~0.6cm。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5μm~10μm;和/或
[0012]所述第一布面层和所述第二布面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和/或
[0013]所述聚乙烯醇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面层和所述第二布面层的克重为20gsm~60gsm。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面层和所述第二布面层的克重为25gsm~35gsm。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层的平均孔径为0.5μm~3μm,孔隙率为60%~80%,克重为10gsm~50gsm。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护织物,含有上述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
[0018]上述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布面层、第一胶层、聚乙烯醇层、第二胶层和第二布面层,由于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采用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较小的断裂伸长率、耐磨性能良好的水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且将聚乙烯醇层设置在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故而相比于传统的以聚乙烯醇薄膜为面层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兼顾水溶性及透湿性能。通过网格施胶的方式形成呈网状结构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能够保证第一布面层与聚乙烯醇层之间、聚乙烯醇层与第二布面层之间的连接性好,同时由于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为网状结构,而非大面积或整个表面涂布粘胶剂,具有大量的空隙因而保证了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的透湿性能,同时水溶高透湿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和柔性。聚乙烯醇层采用水溶性聚乙烯微孔薄膜,该材料具有良好阻隔污染物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水蒸气透过,有利于提高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的透湿量。由于该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的第一布面层、聚乙烯醇层及第二布面层采用的材料均为水溶性聚乙烯醇制成,因此本技术的复合面料经一次性使用后能够在特定温度的水中溶解,从而能够通过过滤、离子交换等方式分离出放射性核素,解决了传统非水溶性透湿面料处理后废料体积增容量大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制备放射性污染环境使用的一次性防护用具。
[0019]另外,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采用水溶性聚乙烯醇胶粘剂,在一次性使用结束后,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也能够在特定温度的水中溶解,进一步提高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在废料处理中的减容量。
[0020]上述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用于制备防护织物。该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制备的防护织物机械性能良好、能够阻隔放射性污染;透气性、透湿性良好;使用后能够水溶处理,大大减少了废料体积,减容效果良好,符合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管理原则尤其适用于放射性污染环境的防护用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布面层、2第一胶层、3聚乙烯醇层、4第二胶层、5第二布面层;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的第二胶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布面层、第一胶层、聚乙烯醇层、第二胶层和第二布面层;所述第一布面层及所述第二布面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布;所述聚乙烯醇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微孔薄膜;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为水溶性聚乙烯醇胶粘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呈网状结构的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中的胶粘剂形成的网格线的宽度为0.3cm~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蜂窝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性高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呈正六边形的蜂窝结构,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为0.3cm~0.6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詹杰刘夏杰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