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49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涉及平石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平石本体,平石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部,第一弧形部的一端相切连接有第二弧形部,平石本体的上表面开凿有第三导水槽,第三导水槽朝向靠近第二弧形部的一侧倾斜,通过对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的设计,方便雨水落在平石本体的表面时,在雨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的轨迹流动,从而避免了雨水蓄积在平石本体上,方便使用,通过对第三导水槽的设计,进一步的方便雨水的流动,第三导水槽内的雨水沿着第三导水槽的轨迹汇集到道路上设置的水沟内,从而减少出现积水现象,提高了排水效率低。提高了排水效率低。提高了排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平石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平石是一种城市内常见的市政设施,其通常指的是指侧石和平缘石的组合,主要设置于道路与绿化带之间,用于分隔道路与绿化带,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具有防水防护的作用。
[0003]现有的平石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出现积水现象,影响道路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平石结构排水效率低、容易出现积水现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包括平石本体,所述平石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相切连接有第二弧形部,所述平石本体的上表面开凿有第三导水槽,所述第三导水槽朝向靠近第二弧形部的一侧倾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的轨迹流动,从而避免了雨水蓄积在平石本体上。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下,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上,所述第三导水槽呈葫芦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雨水的流动,减少出现积水现象,提高了排水效率低。
[0010]可选的,所述平石本体的上表面对称开凿有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位于第一弧形部的表面,所述第一导水槽与第三导水槽相互贯通,且第一导水槽朝向第三导水槽倾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部分雨水从第一导水槽汇集到第三导水槽内,最后沿着第三导水槽的轨迹流出。
[0012]可选的,所述平石本体的上表面对称开凿有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位于第二弧形部的表面,所述第二导水槽与第三导水槽相互贯通,且第二导水槽朝向第三导水槽倾斜。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部分雨水从第二导水槽汇集到第三导水槽内,实现分流,进一步提高了排水效率,最后沿着第三导水槽的轨迹流出。
[0014]可选的,所述平石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按摩柱,所述按摩柱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脚底实现按摩作用,同时避免雨水四溅沾湿裤脚。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7](1)通过对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的设计,方便雨水落在平石本体的表面时,在雨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的轨迹流动,从而避免了雨水蓄积在平石本体上,方便使用,部分顺着第一弧形部的轨迹流入第二弧形部的表面,部分从第一弧形部流入第一导水槽内,然后沿着第一导水槽的轨迹汇集在第三导水槽内,部分从第二弧形部流入第二导水槽内,并沿着第二导水槽的轨迹汇集到第三导水槽内,最后,第三导水槽内的雨水沿着第三导水槽的轨迹汇集到道路上设置的水沟内,从而减少出现积水现象,提高了排水效率低。
[0018](2)由于平石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按摩柱,按摩柱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路人在行走时,脚底直接与按摩柱接触,鞋子上粘连的雨滴直接落入按摩柱之间的区域,并从平石本体的表面流入道路上的水沟内,减少了雨水四溅从而沾湿裤脚,同时,按摩柱能够对脚底起到按摩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平石本体;2、第一弧形部;3、第二弧形部;4、第一导水槽;5、第二导水槽;6、第三导水槽;7、按摩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
[00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包括平石本体1,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部2,第一弧形部2的一端相切连接有第二弧形部3,通过对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的设计,方便雨水落在平石本体1的表面时,在雨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第一弧形部2与第二弧形部3的轨迹流动,从而避免了雨水蓄积在平石本体1上,方便使用,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开凿有第三导水槽6,第三导水槽6朝向靠近第二弧形部3的一侧倾斜,通过对第三导水槽6的设计,进一步的方便雨水的流动。
[0026]参阅图2

3,为了方便第一弧形部2的弧度符合雨水流动轨迹,第一弧形部2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下,为了方便将雨水导出平石本体1的表面,第二弧形部3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上,第三导水槽6呈葫芦形,第三导水槽6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弧形部2上,第三导水槽6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弧形部3上,且位于第一弧形部2上那一部分截面积小于位于第二弧形部3上的那部分第三导水槽6,从而使雨水蓄积在第三导水槽6内时,能够沿着第三导水槽6的倾斜方向快速流出平石本体1。
[0027]参阅图2,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凿有第一导水槽4,通过对第一导水槽4的设计,方便部分雨水从第一导水槽4流入第三导水槽6内,加速雨水的流动,第一导水槽4位于第一弧形部2的表面,第一导水槽4与第三导水槽6相互贯通,为了方便第一导水槽4内的雨水流入第三导水槽6内,第一导水槽4朝向第三导水槽6倾斜。
[0028]参阅图2,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凿有第二导水槽5,通过对第二导水槽5的设计,方便部分雨水从第二导水槽5流入第三导水槽6内,实现分流,加速雨水的流动,第二导水槽5位于第二弧形部3的表面,为了方便第二导水槽5内的雨水流入第三导水槽6内,第二导水槽5与第三导水槽6相互贯通,且第二导水槽5朝向第三导水槽6倾斜。
[0029]参阅图1

3,为了方便路人的行走,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按摩柱7,按摩柱7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路人在行走时,脚底直接与按摩柱7接触,鞋子上粘连的雨滴直接落入按摩柱7之间的区域,并从平石本体1的表面流入道路上的水沟内,减少了雨水四溅从而沾湿裤脚,同时,按摩柱7能够对脚底起到按摩作用。
[0030]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0031]雨水落入平石本体1的表面时,部分顺着第一弧形部2的轨迹流入第二弧形部3的表面,部分从第一弧形部2流入第一导水槽4内,然后沿着第一导水槽4的轨迹汇集在第三导水槽6内,部分从第二弧形部3流入第二导水槽5内,并沿着第二导水槽5的轨迹汇集到第三导水槽6内,最后,第三导水槽6内的雨水沿着第三导水槽6的轨迹汇集到道路上设置的水沟内。
[003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包括平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弧形部(2),所述第一弧形部(2)的一端相切连接有第二弧形部(3),所述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开凿有第三导水槽(6),所述第三导水槽(6)朝向靠近第二弧形部(3)的一侧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部(2)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下,所述第二弧形部(3)的曲率中心竖直向上,所述第三导水槽(6)呈葫芦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改建的平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石本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凿有第一导水槽(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志德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