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49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涉及铜管夹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铜管夹持方式大多数采用两点夹持的方式,对铜管进行夹持工作,从而使得铜管夹持的稳定性降低,后期加工时,铜管容易发生传动,进而降低铜管后续加工的成品率的技术问题,包括底座以及第二挡块,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内两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挡块相向运动,进而对铜管低端两侧进行接触夹持,第二挡块在电机、螺杆以及螺纹槽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挡块对铜管上端两侧进行接触夹持,从而实现铜管的四点固定夹持,提高铜管夹持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对任意直径的铜管进行变径夹持。对任意直径的铜管进行变径夹持。对任意直径的铜管进行变径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管夹持
,具体为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调设备机组之间通过金属连接管(铜管)作为空调管来传递制冷剂,而现有的空调管主要使用变径铜管,这种铜管可适应机组内部不同位置或部件结构的需要,在加工变径铜管时,通常需要一种夹持装置来对铜管进行固定,便于后期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现有的铜管夹持方式大多数采用两点夹持的方式,对铜管进行夹持工作,从而使得铜管夹持的稳定性降低,后期加工时,铜管容易发生传动,进而降低铜管后续加工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铜管夹持方式大多数采用两点夹持的方式,对铜管进行夹持工作,从而使得铜管夹持的稳定性降低,后期加工时,铜管容易发生传动,进而降低铜管后续加工的成品率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第二挡块,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内两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承载箱内下壁面固定安装滑轨,所述气缸伸缩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滑轨上,所述承载箱上壁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滑块上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贯穿开口,所述连杆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内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上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内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贯穿通孔,所述第二挡块下壁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旋接于螺纹槽内,所述第二挡块内且位于螺纹槽两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下壁面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一挡块上壁面且位于螺杆两侧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插装与插孔内,所述插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二内腔内。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挡块直角梯形结构下底边长度与第二挡块直角梯形结构上底边长度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斜边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挡块以及第二挡块倾斜边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覆盖于安装槽上。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内腔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插孔内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插杆贯穿与直线轴承。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承载箱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与承载箱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铜管夹持方式大多数采用两点夹持的方式,对铜管进行夹持工作,从而使得铜管夹持的稳定性降低,后期加工时,
铜管容易发生传动,进而降低铜管后续加工的成品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挡块相向运动,进而对铜管低端两侧进行接触夹持,第二挡块在电机、螺杆以及螺纹槽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挡块对铜管上端两侧进行接触夹持,从而实现铜管的四点固定夹持,提高铜管夹持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对任意直径的铜管进行变径夹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承载箱;3、气缸;4、滑轨;5、滑块;6、开口;7、连杆;8、第一挡块;9、第一内腔;10、电机;11、螺杆;12、第二挡块;13、螺纹槽;14、第二内腔;15、插孔;16、插杆;17、限位板;18、安装槽;19、压力传感器;20、防滑板;21、直线轴承;22、安装孔;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第二挡块12,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承载箱2,所述承载箱2内两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承载箱2内下壁面固定安装滑轨4,所述气缸3伸缩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5,所述滑块5分别滑动安装于滑轨4上,所述承载箱2上壁面开设有开口6,所述滑块5上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杆7,所述连杆7上端贯穿开口6,所述连杆7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块8,所述第一挡块8内开设有第一内腔9,所述第一内腔9上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内腔9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端贯穿通孔,所述第二挡块12下壁面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杆11旋接于螺纹槽13内,所述第二挡块12内且位于螺纹槽13两侧设有第二内腔14,所述第二内腔14下壁面开设有插孔15,所述第一挡块8上壁面且位于螺杆11两侧固定安装有插杆16,所述插杆16插装与插孔15内,所述插杆16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位于第二内腔14内,所述第一挡块8以及第二挡块12截面形状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挡块8直角梯形结构下底边长度与第二挡块12直角梯形结构上底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挡块8以及第二挡块12斜边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内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所述第一挡块8以及第二挡块12倾斜边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板20,所述防滑板20覆盖于安装槽18上,所述螺纹槽13的长度大于第二内腔14长度,所述插孔15内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21,所述插杆16贯穿与直线轴承21,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承载箱2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22,所述气缸3与承载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筋23。
[0018]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19]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可知,气缸3以及电机10分别通过导线与外界控制前电控
连接,在使用时,将铜管放置在承载箱2上,此时启动气缸3,气缸3伸缩端推动滑块5,使得滑块5在滑轨4的路径上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挡块8相向运动,直至第一挡块8倾斜边与铜管相接处,此时第一挡块8上的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压力信号,此时气缸3停止工作,此时启动电机10,电机10驱动端带动螺杆1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挡块12在螺纹槽13的作用下,具有沿着螺杆11路径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插杆16进入第二内腔14内,从而使得插杆16起到对第二挡块12导向限位作用,此时第二挡块12向下沿着插杆16以及螺杆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变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第二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承载箱(2),所述承载箱(2)内两侧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承载箱(2)内下壁面固定安装滑轨(4),所述气缸(3)伸缩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5),所述滑块(5)分别滑动安装于滑轨(4)上,所述承载箱(2)上壁面开设有开口(6),所述滑块(5)上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杆(7),所述连杆(7)上端贯穿开口(6),所述连杆(7)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块(8),所述第一挡块(8)内开设有第一内腔(9),所述第一内腔(9)上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内腔(9)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端贯穿通孔,所述第二挡块(12)下壁面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杆(11)旋接于螺纹槽(13)内,所述第二挡块(12)内且位于螺纹槽(13)两侧设有第二内腔(14),所述第二内腔(14)下壁面开设有插孔(15),所述第一挡块(8)上壁面且位于螺杆(11)两侧固定安装有插杆(16),所述插杆(16)插装与插孔(15)内,所述插杆(16)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旭永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