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22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4
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形结构曝气池的四周及底部的污泥易产生淤积,以及法兰口下部的污水难以排净的问题。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外圈曝气主管的出气口与外圈环状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的出气口与内圈环状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内圈环状曝气管为圆环状管路,且沿圆环状管路的径向上设置有一条管路;曝气池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排水口连通,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其主要依靠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完成水质净化过程。活性污泥法具有工艺成熟、运行经验丰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以及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等特点,该工艺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0003]曝气池底部铺设有曝气管路及曝气盘,用以给微生物提供氧气。此外,曝气盘产生的小型颗粒气泡又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然而,目前曝气池在反应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淤泥堆积的问题:曝气池多采用方形结构,因此四周不能铺设曝气盘,导致池子的四角存在难以搅动的积泥,时间久了,积泥发生厌氧发酵变成死泥,沉积在四周,产生恶臭。此外,曝气盘底部有曝气管,由于曝气管管径较大,加上曝气盘本身的高度,使得曝气盘下部容易淤积污泥,难以扰动,使得好氧池有效容积减小。2)曝气池放空的问题:曝气池放空多采用在曝气池的下部设置法兰口进行放空,但法兰口位置以下的污水无法放空,因此底部积泥难以排放,导致清池作业很难完成。
[0004]因此,如何解决曝气池四周及底部的死泥,减少池子恶臭,提高好氧池有效容积,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形结构曝气池的四周及底部的污泥易产生淤积,以及法兰口下部的污水难以排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
[0006]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内圈曝气主管、支撑结构、曝气池池体、内圈曝气盘、外圈环状曝气管、外部圆柱体、外圈曝气盘、排水管路、外圈曝气主管和内圈环状曝气管;
[0007]所述曝气池池体为圆柱形池体,曝气池池体设置在外部圆柱体内,曝气池池体和外部圆柱体之间设置有内圈曝气主管和外圈曝气主管;所述外圈环状曝气管设置在曝气池池体的底部,且沿周向贴合曝气池池体的内壁,所述内圈环状曝气管设置在曝气池池体的中心处;所述外圈曝气主管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的出气口与外圈环状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外圈环状曝气管上均布有若干个外圈曝气盘;所述内圈曝气主管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的出气口与内圈环状曝气管的进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内圈环状曝气管为圆环状管路,且沿圆环状管路的径向上设置有一条管路,内圈环状曝气
管上均布有若干个内圈曝气盘;所述曝气池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排水口连通,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曝气池池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支撑结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通过改变曝气池的形状,将易产生死角的方形曝气池改为圆形曝气池,使曝气池四周的死角污泥大大减少,减缓恶臭的产生。通过调整曝气管和曝气盘的安装高度,将曝气主管安装在曝气池池体和外部圆柱体之间,不与污水进行直接接触,采用这种方式再将曝气盘安装在环状曝气管上,可使曝气盘完全贴着曝气池池体的底部进行布置,使得曝气盘底部无污泥沉积,有效地提高了好氧池的有效容积。同时,通过在曝气池池体的底面设置钢支架,进一步架高曝气池池体,将排水口直接置于曝气池池体的底部,使得最底部的污水及淤泥能完全地排空,实现曝气池池体的高效清空。
[0010](2)本技术旨在解决污泥在曝气盘底部及曝气池池体死角的沉积,以增大曝气池池体的有效利用体积。此外,进一步优化排水口的位置,可迅速将曝气池池体排空,对于突发情况下曝气池池体的高效清空具有重要意义。
[0011]本技术可获得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表示曝气量调节阀门,2表示内圈曝气主管,3表示钢支架,4表示曝气池池体,5表示内圈曝气盘,6表示排水口,9表示外圈曝气盘,10表示排水管路,11表示外圈曝气主管。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的俯视图,2表示内圈曝气主管,5表示内圈曝气盘,6表示排水口,7表示外圈环状曝气管,8表示外部圆柱体,9表示外圈曝气盘,11表示外圈曝气主管,12为内圈环状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内圈曝气主管2、支撑结构、曝气池池体4、内圈曝气盘5、外圈环状曝气管7、外部圆柱体8、外圈曝气盘9、排水管路10、外圈曝气主管11和内圈环状曝气管12;
[0015]所述曝气池池体4为圆柱形池体,曝气池池体4设置在外部圆柱体8内,曝气池池体4和外部圆柱体8之间设置有内圈曝气主管2和外圈曝气主管11;所述外圈环状曝气管7设置在曝气池池体4的底部,且沿周向贴合曝气池池体4的内壁,所述内圈环状曝气管12设置在曝气池池体4的中心处;所述外圈曝气主管11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11的出气口与外圈环状曝气管7的进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11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1,外圈环状曝气管7上均布有若干个外圈曝气盘9;所述内圈曝气主管2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2的出气口与内圈环状曝气管12的进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2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1,内圈环状曝气管12为圆环状管路,且沿圆环状管路的径向上设置有一条管路,内圈环状曝气管12上均布有若干个内圈曝气盘5;所述曝气池池体4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6,所述排水管路10的一端与排水口6连通,排水管路10的另一端与地下
排水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曝气池池体4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支撑结构。
[0016]将现有方形结构的曝气池改进为圆柱形池体,防止有死角堆积污泥。
[0017]曝气池池体4设置在外部圆柱体8内,内圈曝气主管2和外圈曝气主管11设置在曝气池池体4和外部圆柱体8之间,使曝气管不与污水进行接触。
[0018]外圈环状曝气管7和内圈环状曝气管12均设置成圆环状,所述外圈环状曝气管7贴合曝气池池体4的内壁设置,使得每个角落的污泥都能被吹起来,充分与污水混合均匀。
[0019]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0020](1)本实施方式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通过改变曝气池的形状,将易产生死角的方形曝气池改为圆形曝气池,使曝气池四周的死角污泥大大减少,减缓恶臭的产生。通过调整曝气管和曝气盘的安装高度,将曝气主管安装在曝气池池体4和外部圆柱体8之间,不与污水进行直接接触,采用这种方式再将曝气盘安装在环状曝气管上,可使曝气盘完全贴着曝气池池体4的底部进行布置,使得曝气盘底部无污泥沉积,有效地提高了好氧池的有效容积。同时,通过在曝气池池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污泥淤堵且易排空的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内圈曝气主管(2)、支撑结构、曝气池池体(4)、内圈曝气盘(5)、外圈环状曝气管(7)、外部圆柱体(8)、外圈曝气盘(9)、排水管路(10)、外圈曝气主管(11)和内圈环状曝气管(12);所述曝气池池体(4)为圆柱形池体,曝气池池体(4)设置在外部圆柱体(8)内,曝气池池体(4)和外部圆柱体(8)之间设置有内圈曝气主管(2)和外圈曝气主管(11);所述外圈环状曝气管(7)设置在曝气池池体(4)的底部,且沿周向贴合曝气池池体(4)的内壁,所述内圈环状曝气管(12)设置在曝气池池体(4)的中心处;所述外圈曝气主管(11)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11)的出气口与外圈环状曝气管(7)的进气口连通,外圈曝气主管(11)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1),外圈环状曝气管(7)上均布有若干个外圈曝气盘(9);所述内圈曝气主管(2)的进气口与曝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2)的出气口与内圈环状曝气管(12)的进气口连通,内圈曝气主管(2)上设有曝气量调节阀门(1),内圈环状曝气管(12)为圆环状管路,且沿圆环状管路的径向上设置有一条管路,内圈环状曝气管(12)上均布有若干个内圈曝气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潘泽成商文明陈国东赵航徐伟于利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龙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