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11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属于线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线缆芯、屏蔽接头、密封体和屏蔽环;线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和绝缘层;线缆芯的端部剥去一段绝缘层,以使屏蔽层外漏;屏蔽层的外漏部位向绝缘层翻折并包裹在绝缘层上,以形成翻折部;屏蔽接头具有沿轴向贯通其两端的空腔;线缆芯穿设于空腔内,且翻折部及部分绝缘层位于空腔内;密封体位于空腔内,外周面与空腔的内壁面紧密相贴,并紧密套设在绝缘层上;屏蔽环设置在空腔内,并且和翻折部以及空腔的内壁面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翻折部由绝缘层支撑,提升了稳定性能,可以避免与屏蔽环接触不良,实现屏蔽层有效接地。实现屏蔽层有效接地。实现屏蔽层有效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线缆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连接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压线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中,高压动力线缆通过高电压和大电流对车辆进行供电,所以高压线缆的屏蔽效果和防护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和安全。
[0003]高压线缆通过连接器实现与电器件的互连。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在屏蔽性能上有一定风险,会有屏蔽信号时不时中断的可能,导致这一缺点的原因是高压线缆的屏蔽层编织形成,厚度薄且不稳固,屏蔽环与屏蔽层存在接触不良,在车辆晃动时就有可能出现连接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线缆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屏蔽环与高压线缆的屏蔽层接触不良,屏蔽信号会中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包括:
[0006]线缆芯,所述线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和绝缘层;所述线缆芯的端部剥去一段所述绝缘层,以使所述屏蔽层外漏;所述屏蔽层的外漏部位向所述绝缘层翻折并包裹在所述绝缘层上,以形成翻折部;
[0007]屏蔽接头,具有沿轴向贯通其两端的空腔;所述线缆芯穿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翻折部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空腔内;
[0008]密封体,位于所述空腔内,外周面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面紧密相贴,并紧密套设在所述绝缘层上;以及
[0009]屏蔽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和所述翻折部以及所述空腔的内壁面相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折部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翻折部相接。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的内壁面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平行于所述屏蔽接头的径向设置;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限位面的一侧,所述屏蔽环限位在所述密封体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面之间。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环包括:
[0013]环体,限位在所述密封体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面之间;以及
[0014]多个屏蔽爪,沿所述环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环体朝向所述限位面的端面上;所述屏蔽爪用于和所述翻折部相接。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体的内周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截面为锯齿形。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体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固定塞体;所示固定塞体紧密套设在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固定塞体和所述屏蔽环分别位于所述密封体的两端。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接头包括:
[0020]屏蔽套,具有所述空腔,且一端为开口端;
[0021]挡盖,套设在所述绝缘层上,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端。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接头的外周面套设有密封圈。
[0023]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高压线缆连接结构,线缆芯的端部剥去一端绝缘层,使屏蔽层外漏,屏蔽层的外漏部位向绝缘层翻折并包裹在绝缘层上,形成翻折部,翻折部的外表面至线缆芯的外表面的距离为两倍屏蔽层的厚度与绝缘层的厚度之和,翻折部厚度增加,并且翻折部还由绝缘层支撑,提升了翻折部的稳定性能,避免与屏蔽环接触不良,实现屏蔽层有效接地。屏蔽环有效屏蔽接地,密封圈和密封体有效密封,可解决电路间造成的电磁干扰和外部液体和粉尘对内部电路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圆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1、线缆芯;11、屏蔽层;12、绝缘层;13、翻折部;14、固定环;2、屏蔽接头;21、屏蔽套;211、空腔;212、限位面;22、挡盖;3、密封体;31、第一密封槽;32、第二密封槽;4、屏蔽环;41、环体;42、屏蔽爪;5、固定塞体;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进行说明。所述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包括线缆芯1、屏蔽接头2、密封体3和屏蔽环4。线缆芯1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11和绝缘层12;线缆芯1的端部剥去一段绝缘层12,以使屏蔽层11外漏;屏蔽层11的外漏部位向绝缘层12翻折并包裹在绝缘层12上,以形成翻折部13;屏蔽接头2具有沿轴向贯通其两端的空腔211;线缆芯1穿设于空腔211内,且翻折部13及部分绝缘层12位于空腔211内;密封体3位于空腔211内,外周面与空腔211的内壁面紧密相贴,并紧密套设在绝缘层12上;屏蔽环4设置在空腔211内,并且和翻折部13以及空腔211的内壁面相接。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线缆芯1、屏蔽层11和绝缘层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
结构,屏蔽层11编织形成,包覆在线缆芯1外,绝缘层12包覆在屏蔽层11外。线缆芯1穿设于屏蔽接头2的空腔211内,且一端穿出空腔211,穿出部位用于压接端子。
[0032]屏蔽环4用于连接屏蔽层11和屏蔽接头2,屏蔽接头2还连接有外壳,屏蔽层11通过屏蔽环4、屏蔽接头2和外壳实现有效接地。
[0033]密封体3用于密封线缆芯1的端部和屏蔽环4,避免外部杂质对线缆芯1、翻折部13以及屏蔽环4造成破坏,同时防止屏蔽接头2的内部和线缆外部进水。
[0034]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线缆芯1的端部剥去一端绝缘层12,使屏蔽层11外漏,屏蔽层11的外漏部位向绝缘层12翻折并包裹在绝缘层12上,形成翻折部13,翻折部13的外表面至线缆芯1的外表面的距离为两倍屏蔽层11的厚度与绝缘层12的厚度之和,翻折部13厚度增加,并且翻折部13还由绝缘层12支撑,提升了翻折部13的稳定性能,避免与屏蔽环4接触不良,实现屏蔽层11有效接地。屏蔽环4有效屏蔽接地,密封体3有效密封,可解决电路间造成的电磁干扰和外部液体和粉尘对内部电路造成的破坏。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翻折部13的稳定性能,翻折部13上套设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和屏蔽环4抵接,也就是说,屏蔽环4通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芯,所述线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和绝缘层;所述线缆芯的端部剥去一段所述绝缘层,以使所述屏蔽层外漏;所述屏蔽层的外漏部位向所述绝缘层翻折并包裹在所述绝缘层上,以形成翻折部;屏蔽接头,具有沿轴向贯通其两端的空腔;所述线缆芯穿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翻折部及部分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空腔内;密封体,位于所述空腔内,外周面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面紧密相贴,并紧密套设在所述绝缘层上;以及屏蔽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和所述翻折部以及所述空腔的内壁面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部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翻折部相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壁面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平行于所述屏蔽接头的径向设置;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限位面的一侧,所述屏蔽环限位在所述密封体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面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