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套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02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橡套软电缆,包括护套层、绝缘层和导电线芯,其特征是:所说的导电线芯的全部或接近全部都是由其单线编织成的一层或数层套状编织层(2);接近全部是指,除了编织层(2)部分外,所剩部分仅是少量单线,这些单线绞合的绞线位于中心部位、作为内衬芯(1)。(*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缆,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井下采煤机等移动机械用的、长期处于不断拖动和往复弯曲状态下运行的、耐弯曲的橡套软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橡套软电缆,以采煤机用的矿用橡套软电缆为例,电缆的导电线芯结构,都是采用传统的复绞方式生产的复绞线,即根据导体结构的设计,先在束线机将线芯束绞成殷后,再在笼绞机上绞线。对于线芯复绞时,要求相邻两层的股数相差为6,并且相邻两层的绞线方向相反。一般而言,不管是束绞还是笼绞,对绞线的节距比都做不到小于10倍。另一方面,绞线时单线直径越小,节距比越小,线芯越柔软。采煤机电缆的使用环境是在井下回采工作面随着采煤设备来回拖动使用,电缆一直处于移动和往复弯曲状态下运行,电缆的弯曲半径最小时不足280mm,造成采煤机电缆导电线芯经常被折断,导致电缆报废,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对于目前国产采煤机电缆,在井下AM500采煤机上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足2个月。因更换电缆造成的损失很大。影响电缆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在线芯的柔软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橡套软电缆导电线芯不耐弯曲、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橡套软电缆,它以新的导电线芯结构形式,增加电缆导电线芯的柔软性,提高电缆的抗弯曲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由护套层、绝缘层和导电线芯等构成的橡套软电缆中,其导电线芯为整体编织结构;即除了中心部位由少量单线绞合的绞线作内衬芯以外,导电线芯的主要部分自里向外由一层或数层套状编织层构成;或者,导电线芯自里向外由一层或数层套状编织层构成,而不用绞线作内衬芯。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橡套软电缆导电线芯一般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套状编织层;内衬芯少量单线的导体截面积等于编织层部分导体截面积与电缆导电线芯额定截面积的差额。即内衬芯是为了补足编织层导体截面积与导电线芯额定截面积之差所加。作为采煤机用的橡套软电缆,它的导电线芯除了主导电线芯外,还包括监视线芯或控制线芯,以及地线芯。主导电线芯的绝缘层外有屏蔽层。所有的导电线芯均采用整体编织结构。其护套层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橡皮护套层。其主导电线芯一般为四层或四层以上的套状编织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绞线结构的导电线芯,绞线节距比做不到小于10倍。而采用整体编织结构的导电线芯,降低了导电线芯的绞合节距,可将绞合节距做到6倍甚至4倍以下,从而大大提高电缆导电线芯的柔软性,提高电缆的抗弯曲性能和使用寿命。尽管编织线芯比绞线要多费一些工时和材料,但优点是突出的和主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编织结构电缆导电线芯的结构示意图轴测图图2是编织层的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采煤机用的橡套软电缆的横断面示意图图中1-内衬芯、2-编织层、3-绝缘层、4-护套层、5-主导电线芯、6-乙丙胶绝缘层、7-屏蔽层、8-地线芯、9-监视线芯、10-监视线芯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通用型的耐弯曲橡套软电缆,一般由橡皮护套层、主导电线芯、绝缘层构成的三芯电缆,或者由橡皮护套层、主导电线芯、地线芯、绝缘层构成的四芯电缆。其主导电线芯及地线芯,都采用整体编织结构。图1示出导电线芯的一种整体编织结构。导电线芯除了中心部位有少量单线绞合的绞线作内衬芯(1)外,其主要部分是从里向外由多层编织层(2)层层相套而构成的。编织层(2)呈套状层,其层数可为一层至数层,图示为四层。导电线芯中心部位的内衬芯(1),也可以没有;即导电线芯从里向外全部由编织层(2)构成。内衬芯(1)绞线的导体截面积,是为了补足导电线芯额定截面积与各编织层导体截面积总和的差额。图2示出一种编织层的结构。编织层就是把数根单线以一定规律交叉绞合形成套状层。编织层的表面花纹很象席子。编织花纹的不同决定于线股间的复盖编织规律。线股的编织规律可以各种各样,最常用的是一股线从另两股线上面经过后,紧接着穿过相邻两股线的下面。编织层的厚度为单线直径的两倍。编织层又称编织线。屏蔽层就是一种编织层。实施例2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采煤机用的橡套软电缆的结构。它的导电线芯除了主导电线芯(5)、即动力线芯外,还有监视线芯(9)、地线芯(8),它们均采用整体编织结构。主导电线芯(5)外有乙丙胶绝缘层(6),乙丙胶绝缘层(6)外有编织屏蔽层(7)。监视线芯(9)外有监视线芯绝缘层(10)。它的护套层为抗静电、阻燃的橡皮护套层(4),要符合煤矿井下防爆要求。其主导电线芯(5)一般采用四层或四层以上的编织层。以MCPTJ-0.66/1.143×95+1×50+1×50采煤机电缆为例。其动力线芯95mm2的线芯结构为线芯中心为一4mm2的铜丝绞合线作内衬芯,在内衬芯外,编织四层,每层为24锭,每锭8根0.39mm铜丝。地线芯及监视线芯为50mm2的导体,可采用2.5mm2绞合导体作内衬芯,在内衬芯外,编织四层,每层为24锭,每锭7根0.3mm铜丝。上述铜丝都是镀锡铜丝。更多的导电线芯编织结构举例见附表。根据编织机的不同,可设计不同的电缆导电线芯的编织结构。有的采煤机用矿用橡套软电缆还包括控制线芯,为七芯电缆。加工制造整体编织结构的导电线芯用编织机编织,编织时保持导电线芯总的截面积不变,分层编织时导电线芯从里层到外层节距比不变,生产方式采用硫化罐方式硫化。整体编织结构电缆的生产工艺流程拉丝→退火→镀锡→合股→编织→绕包半导电布带→绝缘挤出绕布带→成缆→护套挤出→产品试验。内衬芯以传统绞合方式以少量铜丝制成绞合线。附表 其中截面积=层数×锭数×每锭根数×3.14/4×直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橡套软电缆,包括护套层、绝缘层和导电线芯,其特征是所说的导电线芯的全部或接近全部都是由其单线编织成的一层或数层套状编织层(2);接近全部是指,除了编织层(2)部分外,所剩部分仅是少量单线,这些单线绞合的绞线位于中心部位、作为内衬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套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说的套状编织层(2)至少有两层;所说的作为内衬芯(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强刘伟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