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901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包括加药絮凝区、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上端的多级布水组件、设于多级布水组件上端的自动加药器、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一侧的束流沉淀区、设于束流沉淀区一侧的稳流出水区,以及设于所述稳流出水区下侧的沉淀区,所述束流沉淀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束流沉淀管。上述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减少了沉淀池堵塞的可能,同时又能有效解决平流式沉淀池布水不均匀,机械设备易锈蚀,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兼顾了斜管沉淀池和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高水力负荷,高沉淀效果,高适应能力;低占地面积,低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斜板沉淀池的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有一个很浅的沉淀池。使被处理的水(或废水)与沉降的污泥在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据其相互运动的力一向可分为同向流、异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斜板沉淀池运用“浅层沉淀”原理,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并且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但是,目前的斜板沉淀池在使用过后不方便清理易堵塞,影响其下次使用,进而导致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大大降低。
[0003]平流沉淀池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沉淀池型,它具有构造简单、池深浅、造价低、操作维护方便、对原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药耗和能耗低、便于排泥等优点,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应用非常广泛,但布水不易均匀,排泥操作量大,而采用链带式刮泥排泥时,机械部件浸没在水中易锈蚀。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的沉淀池无法同时满足清理方便和布水方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包括加药絮凝区、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上端的多级布水组件、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上端的自动加药器、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一侧的束流沉淀区、设于所述束流沉淀区一侧的稳流出水区,以及设于所述稳流出水区下侧的沉淀区,所述束流沉淀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束流沉淀管,所述自动加药器包括药箱和与所述药箱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的上侧,所述多级布水组件的上侧设有均匀布水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絮凝区的下侧设有进水管和穿孔曝气搅拌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布水组件包括多个进水堰和多根多级式布水管,所述多级式布水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堰连接,另一端与一根所述束流沉淀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式布水管的数量与所述束流沉淀管的数量一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束流沉淀管的下端设有开设有孔或缝隙中的任一一种。
[0011]进一步地,多根所述束流沉淀管错落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稳流出水区设有单边斗型出水槽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单边斗型出水槽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区设有梯形泥斗和设于所述梯形泥斗一侧的排泥管。
[0014]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泥斗的两侧设置污泥观察口。
[0015]上述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加药絮凝区后,自动加药系器开始投加絮凝药剂,絮凝药剂与污水接触后进行絮凝反应,同时鼓风机将含氧空气通过穿孔曝气搅拌管进入加药絮凝区中,上升气泡使絮凝药剂与污水反应充分,进一步加快悬浮物的絮凝结团并且通过曝气使之成为好氧区,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NH3的浓度,同时,通过设置束流沉淀区和稳流出水区使得沉淀区中生物膜及沉淀物不在管内堆积,减少了沉淀池堵塞的可能,同时又能有效解决平流式沉淀池布水不均匀,机械设备易锈蚀,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兼顾了斜管沉淀池和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高水力负荷,高沉淀效果,高适应能力;低占地面积,低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左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整体结构柱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中的束流沉淀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0021][00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包括加药絮凝区1、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1上端的多级布水组件2、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2上端的自动加药器103、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1一侧的束流沉淀区3、设于所述束流沉淀区3一侧的稳流出水区4,以及设于所述稳流出水区4下侧的沉淀区5,所述束流沉淀区3内间隔设有多根束流沉淀管301,所述自动加药器103包括药箱(图未标出)和与所述药箱连接的水泵(图未标出),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2的上侧,所述多级布水组件2的上侧设有均匀布水器,以将从水泵流出的药液均匀投入多级布水组件2内,提高了布水效率。
[002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絮凝区1的下侧设有进水管101和穿孔曝气搅拌管102,以通过鼓风机将含氧空气通过穿孔曝气搅拌管102进入加药絮凝区1中,上升气泡使絮凝药剂与污水反应充分,进一步加快悬浮物的絮凝结团并且通过曝气使之成为好氧区,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NH3的浓度。
[0028]上述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加药絮凝区1后,自动加药系器103开始投加絮凝药剂,絮凝药剂与污水接触后进行絮凝反应,同时鼓风机(图未示出)将含氧空气通过穿孔曝气搅拌管进入加药絮凝区中,上升气泡使絮凝药剂与污水反应充分,进一步加快悬浮物的絮凝结团并且通过曝气使之成为好氧区,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NH3的浓度,同时,通过设置束流沉淀区和稳流出水区使得沉淀区中生物膜及沉淀物不在管内堆积,减少了沉淀池堵塞的可能,同时又能有效解决平流式沉淀池布水不均匀,机械设备易锈蚀,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兼顾了斜管沉淀池和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高水力负荷,高沉淀效果,高适应能力;低占地面积,低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
[002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级布水组件2包括多个进水堰201和多根多级式布水管202,所述多级式布水管202的数量与所述束流沉淀管301的数量一致,所述多级式布水管202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堰201连接,另一端与一根所述束流沉淀管301连接,具体的进水堰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絮凝区、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上端的多级布水组件、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上端的自动加药器、设于所述加药絮凝区一侧的束流沉淀区、设于所述束流沉淀区一侧的稳流出水区,以及设于所述稳流出水区下侧的沉淀区,所述束流沉淀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束流沉淀管,所述自动加药器包括药箱和与所述药箱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的上侧,所述多级布水组件的上侧设有均匀布水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絮凝区的下侧设有进水管和穿孔曝气搅拌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布水组件包括多个进水堰和多根多级式布水管,所述多级式布水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水堰连接,另一端与一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杰邱俊徐小辉邱进王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益之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