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70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包括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进水端、第一循环出水端、第二循环进水端以及第二循环出水端,板式换热器一侧并列设置有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内均开设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板式换热器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若干个板式换热器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上,外界两条循环水路均从前板式连接器流入、经并联的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从后板式连接器流出,从而实现外界两条循环水路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构简单、流量大且能有效提高热交换速率。提高热交换速率。提高热交换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特指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907758U)所公开的新型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有若干波纹板一以及波纹板二,波纹板一与波纹板二依次间隔叠装相固连,相邻的波纹板一与波纹板二依次形成独立的腔体一以及腔体二,腔体一均连通有进口一以及出口一,腔体二均连通有进口二以及出口二,波纹板一与波纹板二均具有槽口朝上的上流道以及槽口朝下的下流道,相邻的波纹板一与波纹板二的对应的上流道与下流道相连通。即工作原理为:外界两条循环水路分别从上流道与下流道连通,经波纹板的热传递使得两条循环水路进行热交换。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个板式热交换器分别于外界两条循环水路连接,其由于上流道与下流道的口径固定、流量有限,从而导致外界两条循环水路之间的热交换速率受到限制,无法高效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其采用若干个板式热交换器以并联的方式与外界两条循环水路连通,从而有效提高了两条循环水路之间的热交换速率。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包括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进水端、第一循环出水端、第二循环进水端以及第二循环出水端,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其中一侧并列设置有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内均开设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板式换热器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循环进水端与前板式连接器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一循环出水端与后板式连接器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二循环进水端与前板式连接器的第二流道连通、第二循环出水端与后板式连接器的第二流道连通。
[0007]在上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前板式连接器以及后板式连接器上均开设有与板式换热器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通孔,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插设在对应连接通孔内的连接柱。
[0008]在上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前板式连接器以及后板式连接器上均开设有连通第一流道与板式换热器对应端的过水通道一、以及连通第二流道与板式换热器对应端的过水通道二。
[0009]在上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口径大于第二流道的口径。
[0010]在上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与第二流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反。
[0011]在上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排且分别位于前板式
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的上下两侧,两排板式换热器之间左右错位分布。
[001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3]本技术通过将若干个板式换热器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前板式连接器与后板式连接器上,外界两条循环水路均从前板式连接器流入、经并联的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从后板式连接器流出,从而实现外界两条循环水路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构简单、流量大且能有效提高热交换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前板式连接器或后板式连接器立体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立体图。
[0017]图中:1、板式换热器;2、第一循环进水端;3、第一循环出水端;4、第二循环进水端;5、第二循环出水端;6、前板式连接器;7、后板式连接器;8、第一流道;9、第二流道;10、连接通孔;11、连接柱;12、过水通道一;13、过水通道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0019]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包括有板式换热器1,板式换热器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进水端2、第一循环出水端3、第二循环进水端4以及第二循环出水端5,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其中一侧并列设置有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内均开设有第一流道8与第二流道9,板式换热器1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一板式换热器1的第一循环进水端2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一循环出水端3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二循环进水端4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二流道9连通、第二循环出水端5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二流道9连通。其中第一流道8与外界其中一循环流道连通、第二流道9与外界另一循环流道连通。
[0020]本技术通过将若干个板式换热器1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上,外界两条循环水路均从前板式连接器6流入、经并联的板式换热器1进行热交换后、再从后板式连接器7流出,从而实现外界两条循环水路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构简单、流量大且能有效提高热交换速率。
[0021]更进一步,为了使得板式换热器1能够稳定安装在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上,所述前板式连接器6以及后板式连接器7上均开设有与板式换热器1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应的连接通孔10,板式换热器1上设置有插设在对应连接通孔10内的连接柱11。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孔10为台阶孔,且包括有大径部与小径部,所述连接柱11插设在连接通孔10的小径部中,大径部内设置有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的尾部螺纹连接在连接柱11的端面上、头部抵触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形成的定位台阶上。
[0022]与此同时,为了使得板式换热器1的第一循环进水端2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一循环出水端3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二循环进水端4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二流道9连通、第二循环出水端5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二流道9连通。所述前板式连接器6以及后板式连接器7上均开设有连通第一流道8与板式换热器1对应端的过水通
道一12、以及连通第二流道9与板式换热器1对应端的过水通道二13。
[0023]更进一步,由于外界两条循环水路水温分别为低温与高温,因此,为了提高热传递效率,所述第一流道8的口径大于第二流道9的口径,第一流道8与高温的循环水路连通,第二流道9与低温的循环水路连通,其由于板式换热器1内的流量一定,第一流道8的口径大、则流速慢,而第二流道9的口径小、则流速快,因而低温的循环水流相比高温的循环水流流速较快,便于带走更多的热量。
[0024]并且,为了避免第一流道8内的水流与第二流道9内的水流在前板式连接器6或后板式连接器7内同向流动时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一流道8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与第二流道9内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反。
[0025]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1具体的设置分布为:所述板式换热器1设置有两排且分别位于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上下两侧,两排板式换热器1之间左右错位分布。
[002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包括有板式换热器(1),板式换热器(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进水端(2)、第一循环出水端(3)、第二循环进水端(4)以及第二循环出水端(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其中一侧并列设置有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前板式连接器(6)与后板式连接器(7)内均开设有第一流道(8)与第二流道(9),板式换热器(1)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一板式换热器(1)的第一循环进水端(2)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一循环出水端(3)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一流道(8)连通、第二循环进水端(4)与前板式连接器(6)的第二流道(9)连通、第二循环出水端(5)与后板式连接器(7)的第二流道(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式连接器(6)以及后板式连接器(7)上均开设有与板式换热器(1)数量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涛卫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