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68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3
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用于为光学测试显示平台提供图像光源;所述光机组件包括组件后壳、组件前壳、光机支架、减震垫、光机;所述组件前壳的前端面为斜面支撑部,所述组件后壳与组件前壳相连接构成为一梯形壳体,所述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成型有凸条部,所述光机支架为一半框型体,所述半框型体包括具有折边的开口端、及底板端,所述半框型体开口端的折边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所述光机嵌置于半框型体中且光机夹设于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之间,所述光机的前端面抵顶于组件前壳的凸条部上。该光机组件采用梯形壳体,且光机组件单独设置于平台底板上,使得组件空间精简同时光机更换方便。光机更换方便。光机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生产
,特别是一种采用梯形壳体且组件单独设置、使得组件空间精简同时光机更换方便的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抬头显示设备简称HUD,又叫做平行显示系统,由于其先进的辅助驾驶功能,目前正大力推广。
[0003]车载抬头显示设备主要由光源组件、导光组件、自由曲面镜片组件、汽车挡风玻璃、人眼观察窗口、成虚像位置组成,成像时,光源光线依次经过各部件,并通过各部件的准确配合最后成像。
[0004]现有车载抬头显示设备生产中的不足有:
[0005]1、现有车载抬头显示设备的各部件一般单独加工并单独调试,最后组装成整机时再统一调试,一旦部件不符合标准,需要整体拆装,同时组装成整机时,各部件大多固定连接或部件连接可调性差,而光学部件的各参数要求相对严格,需要多次调试校正,现有生产方式显然不便于光学设备制造,且生产效率差、良品率低;
[0006]2、设备测试需要安装到汽车驾驶舱,给测试和查看带来不便,不便于车载抬头显示设备的展示,尤其是展馆展示、客户参观时,存在较大的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该光机组件采用梯形壳体,且光机组件单独设置于平台底板上,使得组件空间精简同时光机更换方便。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所述光学测试显示平台包括平台底板、及用于光源光线发散的大镜组件、及用于防止漫反射的遮光罩、及用于匀光处理的扩散片,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平台底板上用于为光学测试显示平台提供图像光源;
[0010]所述光机组件包括组件后壳、组件前壳、光机支架、减震垫、光机;
[0011]所述组件前壳的前端面为斜面支撑部,所述组件后壳与组件前壳相连接构成为一梯形壳体,所述梯形壳体内腔为光机支架、光机的嵌置空间,所述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成型有凸条部,所述光机支架为一半框型体,所述半框型体包括具有折边的开口端、及底板端,所述半框型体开口端的折边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实现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的连接,所述光机嵌置于半框型体中且光机夹设于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之间,所述光机的前端面抵顶于组件前壳的凸条部上,所述光机的前端面与组件前壳、及光机的后端面与光机支架的底板端之间还分别夹设有减震垫;
[0012]所述组件后壳、组件前壳的上端面为开口部,所述平台底板成型有光源窗,所述光机的上端设置有光源光线发射端口,所述梯形壳体的上端面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平台底板
的下端面且光机的光源光线发射端口设置于平台底板的光源窗下方。
[0013]该光机组件的光机通过光源光线发射端口发射光源光线,然后光源光线经光源窗向上投射至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小镜组件、大镜组件进行光线处理。
[0014]进一步,所述组件后壳与组件前壳的连接方式为螺孔螺栓连接或卡接;
[0015]进一步,所述光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平台底板上的小镜组件,所述小镜组件包括小镜支架、小镜,所述小镜支架包括两竖板、及一顶板,所述顶板倾斜设置于两竖板上,所述顶板的下端面成型有胶水槽,所述小镜胶粘固定于顶板的下端面,所述两竖板分别成型有多个长螺孔、及多个定位柱,所述平台底板成型有多个与竖板的多个定位柱相匹配的多个定位孔,通过在所述两竖板的多个长螺孔设置螺栓将小镜支架固定于平台底板上端面且小镜位于平台底板的光源窗上方,同时竖板的多个定位柱分别嵌置于平台底板的多个定位孔中,所述小镜支架采用铝材一体化挤压成型,所述小镜用于将光机发射的光源光线进行初级发散和将光源光线导向至大镜进行进一步发散;
[0016]进一步,所述小镜支架的两竖板、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0017]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其有益效果有:
[0018]1、光机支架设置有具有折边的开口端,同时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成型有凸条部,可以通过螺孔螺栓进行预安装,也便于移动调节光机位置,进而能达到最佳光学显示要求;
[0019]2、光机组件单独安装在平台底板下端面,光机更换时不用拆分平台整机,更换方便、快速,节约成本;
[0020]3、采用梯形壳体缩小空间,使得整个显示平台更精简;
[0021]4、小镜支架采用铝材料一体加工,强度高,尺寸性能稳定,适合光学显示的精度要求,且装配误差小,加工成本低;
[0022]5、小镜支架比较高,和平台底板连接增加了定位柱,同时采用长螺栓紧固,保证了小镜支架和整个平台支架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的拆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中的平台底板的结构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中的小镜组件的拆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中的小镜组件的立体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图7,本技术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所述光学测试显示平台包括平台底板3、及用于光源光线发散的大镜组件、及用于防止漫反射的遮光罩、及用于匀光处理的扩散片,所述光机组件7安装于平台底板上用于为光学测试显示平台提供图像光源;
[0033]所述光机组件7包括组件后壳71、组件前壳72、光机支架73、减震垫74、光机75;
[0034]所述组件前壳72的前端面为斜面支撑部721,所述组件后壳与组件前壳相连接构成为一梯形壳体,所述梯形壳体内腔为光机支架、光机的嵌置空间,所述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721内侧成型有凸条部721a,所述光机支架73为一半框型体,所述半框型体73包括具有折边731a的开口端731、及底板端732,所述半框型体开口端的折边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实现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的连接,所述光机嵌置于半框型体中且光机夹设于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之间,所述光机的前端面抵顶于组件前壳的凸条部上,所述光机的前端面与组件前壳、及光机的后端面与光机支架的底板端之间还分别夹设有减震垫74;
[0035]所述组件后壳、组件前壳的上端面为开口部,所述平台底板3成型有光源窗31,所述光机75的上端设置有光源光线发射端口751,所述梯形壳体的上端面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平台底板的下端面且光机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测试显示平台的光机组件,所述光学测试显示平台包括平台底板、及用于光源光线发散的大镜组件、及用于防止漫反射的遮光罩、及用于匀光处理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测试显示平台还包括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平台底板上用于为光学测试显示平台提供图像光源;所述光机组件包括组件后壳、组件前壳、光机支架、减震垫、光机;所述组件前壳的前端面为斜面支撑部,所述组件后壳与组件前壳相连接构成为一梯形壳体,所述梯形壳体内腔为光机支架、光机的嵌置空间,所述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成型有凸条部,所述光机支架为一半框型体,所述半框型体包括具有折边的开口端、及底板端,所述半框型体开口端的折边通过螺孔螺栓固定于组件前壳的斜面支撑部内侧,实现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的连接,所述光机嵌置于半框型体中且光机夹设于光机支架与组件前壳之间,所述光机的前端面抵顶于组件前壳的凸条部上,所述光机的前端面与组件前壳、及光机的后端面与光机支架的底板端之间还分别夹设有减震垫;所述组件后壳、组件前壳的上端面为开口部,所述平台底板成型有光源窗,所述光机的上端设置有光源光线发射端口,所述梯形壳体的上端面通过螺孔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