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52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对黑暗中能有效识别发光电缆的改进,其特征是表面发光条由发光粉螺旋敷设而成。较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涂敷发光粉的带螺旋缠绕形式施加,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并且由于单用发光粉,不加入绝缘或护套料中,不仅发光粉用量减少,综合成本低,而且纯粉发光亮度高,对施加绝缘或护套颜色无任何限定,尤其是不会影响电缆绝缘或护套机械性能;特别是发光条在电缆表面呈螺旋形式,电缆周面均有发光条,因此不论在何种状态,均能有效被识别,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别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电缆
技术是关于对黑暗中能有效识别发光电缆的改进,尤其涉及电缆 表层发光部分的改进。技术背景人们为了在黑暗环境中能有效识别电缆存在,减少事故发生,往往采 取在电缆绝缘表面施加发光标^3、,由此制成多种能显示发光的电缆。例如中国专利CN2528082公开的发光电缆,在绝缘胶层表面制有带荧光粉 混合层,利用电缆电流流过激发发光,提示人们此电缆有电。这种发光电 缆的不足需由较'高电压才能激发荧光粉发光,因此只能用于高压电缆, 而且只能证明电缆是否通电,在断电后则不具有识别作用,更不能用于地 下例如煤矿发生事故断电后指示。中国专利CN2833805公开的发光阻燃矿用电缆,外套表面挤包有发光 层,护套材料中加入较高量的发材料,会影响护套机械性能,例如导致抗 拉强度下降,容易开裂;并且此护套料不利于回收再利用。中国专利CN1808635公开的橡套绝缘发光电缆,是在橡胶护套混合物 中加有3-20%WT的光致长余辉发光材料。此发光电缆为保持原橡胶机械性 能,必须增加橡胶用量,造成成本增加;其次不能适用于黑色绝缘或护套; 加有较高量的发光材料,还导致增加成本相对较多。此外,还有一种是沿电缆纵向表面均匀挤有一或几条发光或反光带3 如图l,同样加有发光粉护套料,其抗拉强度会下降,并且发光条与绝缘接 缝处容易发生材料界面开裂;其次,周面均分纵向挤制发光条,发光条过 多会影响护套性能,以及成本增加,尤其是条数增加需要多台挤出机,以 及挤出模头需采用多层共挤,增加了制造难度;发光条过少例如2条,又 会造成当电缆敷设时,发光条一面正好向下,或电缆在使用中大部分外表 周面被其他东西覆盖,极有可能造成发光条达不到有效显示作用而丧失功 能。特别是上述现有技术的一共同不足是,为使其能有效发光识别,均需 在护套或绝缘料中加入较大量的发光粉,发光粉添加量大,不仅较多增加 了成本,而且还会造成加量多后影响电缆绝缘或护套的机械性能,例如相同配方护套,加入发光粉后其抗拉强度由原来的13N/cm 2下降为9N/cm 2, 机械强度下降较多;其次,添加发光粉不能用于黑色绝缘或护套,限制了 其应用范围。中国专利CN2805027公开的发光电缆,是在电缆外周沿电缆长度方向 敷设有铝箔反光膜,在反光膜表面再设置有发光带,外有透明护层。虽然 此发光层设置不需在绝缘或护套料中加入发光粉,但制造相对较复杂,制 造难度及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生产方便, 而且成本低,尤其是不会降低绝缘或护套机械性能的发光电缆。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采用涂敷有发光粉的发光带,以螺旋 缠绕方式施加于电缆绝缘或护套表面,加热粘接后,揭去基带,从而在电 缆外表面形成由发光粉构成的螺旋发光带。具体说,技术发光电缆, 包括电缆及表面发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说发光条为发光粉螺旋敷设在电缆 夕卜表面。技术电缆可以是塑料护套电缆,也可以是橡胶护套电缆,前者通 过加热使敷设发光粉粘接在电缆表面,后者通过硫化加热使敷设发光粉粘 接在电缆表面。电缆结构形式不限,可以是各种功能和用途的电缆。所说发光粉,无特别限定,可以是反光荧光粉,例如道路指示、广告 牌用荧光粉,也可以是各种光致、电致、场致长余辉发光粉,通过光照吸 收、电流击发发光。发光粉构成的螺旋发光带,其螺纹宽度较好为电缆外径的20—40%, 螺纹螺距为电缆外径的1一10倍,其中螺距更好为电缆外径的l一3倍。技术发光电缆较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涂敷发光粉的带螺旋缠绕形式施加,具有制造工艺简单,并且由于单用发光粉,不加入绝缘或护套料中,不仅发光粉用量减少,综合成本低,而且纯粉发光亮度高,对施加绝缘或护套颜色无任何限定,尤其是不会影响电缆绝缘或护套机械性能;特别是发光条在电缆表面呈螺旋形式,电缆周面均有发光条,因此不论在何种状态,均能有效被识别,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别性。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条状挤制发光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技术发光电缆,由缆芯1护套2组成,护套表面有螺旋状缠绕螺距为电缆外径2倍的带发光或反光粉带4,发光或反光粉 宽为电缆外径的25%,加热使粉与电缆基体粘结,揭去基带,形成发光或 反光粉构成的螺旋发光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发光电缆,包括电缆及表面发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说发光条为发光粉螺旋敷设在电缆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 发光电缆,包括电缆及表面发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说发光条为发光粉螺旋敷设在电缆外表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说螺旋发光粉螺纹宽为 电缆外径的2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琪詹格东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泛亚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