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辅专利>正文

复合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431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绝缘子,由一个瓷或钢化玻璃盘形悬式绝缘子和粘接在该盘形悬式绝缘子上的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粘贴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是草帽型盘形悬式绝缘子;所说的粘贴片是中间有孔的环状体或伞状体,所说的粘贴片的上表面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在形状、大小上吻合适配,所说的粘贴片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其中间孔同心的环形棱槽;所说的粘贴片的上表面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相粘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输电线路上悬挂导线并起绝缘作用的由瓷或钢化玻璃制造的盘形悬式绝缘子以及粘接在其上的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粘贴片。本技术是已经粘接上粘贴片的悬式绝缘子,它含有机绝缘材料,也含无机绝缘材料,因此称之为复合绝缘子
技术介绍
硅橡胶具有优秀的电绝缘性能,它还具有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能使落到它表面上的灰尘由亲水变为憎水。将硅橡胶应用于绝缘子表面能大幅度地提高绝缘子的污闪电压,避免在潮湿天气下发生污闪事故。另一方面,硅橡胶是有机弹性体,它的机械强度不如瓷、玻璃等无机绝缘材料,难以承担数吨重甚至更重的导线。如何在输电线路外绝缘上用好硅橡胶是近年相关领域的一个技术方向。在输电线路外绝缘上使用硅橡胶的方案之一是制造完全新式的绝缘子,以拉棒式复合绝缘子为代表。这种绝缘子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做芯杆,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芯杆的外护套及伞盘。这种绝缘子有几个不足之处,一、它是一整支绝缘体,中间没有穿插金属部件,沿绝缘子轴向的电压分布极不均匀,容易在导电异物靠近时发生闪络,比如鸟闪;二、用有机复合材料,即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做芯杆来承担带有高电压的导线的重量在技术上还欠成熟,发生了一些断棒事故;三、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粘接面)是薄弱点,发生了一些沿界面击穿事故。在输电线路外绝缘上使用硅橡胶的另一方案是在已有的瓷绝缘子的表面涂敷硅橡胶防污闪涂料。该方案的缺点是硅橡胶防污闪涂料的涂层较薄,其防污闪性能维持时间不如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伞盘和外护套长久,通常每隔几年要重涂一次。在输电线路外绝缘上使用硅橡胶的另一方案是在瓷绝缘子上粘接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合成伞裙。申请号为90227039.7,公告号为CN2084644U,公告日为1991年9月1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复合绝缘子》介绍了有关的方案和技术。对于悬式绝缘子粘接合成伞裙的结构方式,该专利只给出了一个实施例,即用涂胶工艺将合成伞裙套装粘接到普通瓷绝缘子的伞盘外沿上。总体来讲,这种做法的实际运行效果良好,但它有几个不足之处,一是用普通悬式瓷绝缘子的伞盘外沿来充当粘接面欠合理。普通瓷绝缘子伞盘在制造时并未考虑到将来需要在它的上面粘接合成伞裙。为了避免磕碰损坏并倾泄雨水,其伞盘的外沿被做成较复杂的曲面,许多还设置有滴水沿。在这种情况下,欲把合成伞裙的粘接面制造得与瓷伞盘外沿吻合贴切难度较大。因此,合成伞裙粘接到普通悬式瓷绝缘子上容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拉伸或压缩,预留下不利的应力,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粘接面脱胶或合成伞裙变形。二是该方案仅是加大普通悬式瓷绝缘子伞盘的直径(因此常被称为增爬裙),面伞盘直径的加大幅度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故该方案用硅橡胶材料给瓷绝缘子增加的爬电距离不大。以上三种方案的共有缺点是不允许线路检修人员踩踏,因为踩踏有可能损伤硅橡胶制品(包括硅橡胶涂层)或使粘接面脱胶。在输电线路外绝缘上使用硅橡胶的另一方案是在瓷绝缘子的外表面采用模具硫(固)化一层硅橡胶。申请号为01237132.7,公开号为2491949,公开日为2002年5月15日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复合结构的盘形悬式绝缘子》介绍了有关的方案。该方案有几个不足之处,一、由于瓷(或玻璃)零件是易碎物,且有尺寸偏差,所以在数百兆帕(MPa)的注射压力下采用模具实施该方案难度极大,该专利并未对此充分公开;二、在绝缘子的上表面使用硅橡胶既不利于踩踏又浪费材料,属于已有的技术偏见(后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悬式绝缘子上粘接硅橡胶制品的新方案,粘接后的悬式绝缘子既能发挥硅橡胶的防污闪优越性又可改善上述那些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构思是选择某种盘形悬式绝缘子作为基础绝缘子,在它的伞盘的下表面粘贴上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粘贴片,从而发挥硅橡胶的防污闪作用。本技术的构思源于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本设计人曾在浓雾天气中对使用硅橡胶的输电及变电绝缘子进行现场观察。发现经过数小时浓雾作用之后,绝缘子上表面和其它外露表面的硅橡胶都被浸润,潮湿成片,憎水性丧失;而在绝缘子下表面,特别是在绝缘子下表面的沟槽内的硅橡胶仍保持着良好的憎水性,微小的水珠成孤立状。由此发现,真正在浓雾天气中承担主要绝缘任务的是位于绝缘子下表面特别是沟槽内的硅橡胶,而位于绝缘子上表面和其它外露表面的硅橡胶此时仅起次要的绝缘作用。除此之外,绝缘子上表面和其它外露表面的硅橡胶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阳光、电弧、臭氧和风雨等)的侵害,其寿命也比下表面的硅橡胶短许多。根据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本技术主张优先在绝缘子的下表面使用硅橡胶,以避免浪费价格较贵的硅橡胶材料。由于已有技术都未对在绝缘子伞盘的上下表面使用硅橡胶的优劣进行区分,而是一视同仁,所以本技术具有纠正技术偏见的意义。其实际优点是能改善此类绝缘子的性能价格比,并允许踩踏。由于选择的基础绝缘子不同,本技术有两个方案方案之一是选择草帽型盘形悬式绝缘子作为基础绝缘子。这种绝缘子只有一个伞盘,且该伞盘的下表面基本没有棱槽,比较平坦,适于充当粘接面,能获得好的粘接效果。由于这种绝缘子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所以也被叫做空气动力型悬式绝缘子,有时也被称为敞开型、伞下无棱型或碟型悬式绝缘子。该型绝缘子为业内人士所熟悉。方案之二是选择滴水沿向下延长的草帽型盘形悬式绝缘子作为基础绝缘子。这种绝缘子需要特制,后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粘贴片是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有一定厚度的中间有孔的环状体或伞状体,它的上表面与基础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或下表面的某一部分)在形状、大小上吻合适配;它的下表面与普通单层伞悬式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形状相似,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粘贴片)中间孔同心的环形棱槽。用电绝缘的胶粘剂将上述粘贴片的上表面与基础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相粘接从而组成一个复合绝缘子,即为本技术。该复合绝缘子的外形与普通单层伞悬式绝缘子相似,但它的伞盘的下表面(包括棱槽)几乎都是由硅橡胶制造的。由于具有这一结构特征,也可将本技术定义为“在伞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硅橡胶制造的环形伞棱的盘形悬式绝缘子”,此定义能反映出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可用来解释有关的权属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个方案(也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对伞盘和粘贴片做了半剖视。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个方案(也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对伞盘和粘贴片做了半剖视,且只画了剖视部分,省略了铁帽和伞盘的右侧。在全部附图中,1铁帽、2钢脚、4(瓷或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的)伞盘、5粘接面、6粘贴片。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铁帽1、钢脚2和伞盘4共同组成了一个草帽型盘形悬式绝缘子。该绝缘子的伞盘4的下表面平坦无棱槽(可以是平面或圆台侧面或球面),粘贴片6的上表面与伞盘4的下表面在形状、大小上吻合适配,粘贴片6的上表面与伞盘4的下表面相粘接,从而组成复合绝缘子,即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粘贴片6和伞盘4通过胶粘剂相互接触的部位为粘接面5。由于粘贴片6的下表面与普通单层伞悬式绝缘子的下表面形状相似,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其中间孔同心的环形棱槽(图1中为四个棱,三个槽),故该复合绝缘子的整体外形与普通单层伞悬式绝缘子相似,但它的伞盘的下表面(包括梭槽在内)几乎都是由硅橡胶制造的。伞盘4外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绝缘子,由一个瓷或钢化玻璃盘形悬式绝缘子和粘接在该盘形悬式绝缘子上的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制造的粘贴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是草帽型盘形悬式绝缘子;所说的粘贴片是中间有孔的环状体或伞状体,所说的粘贴片的上表面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在形状、大小上吻合适配,所说的粘贴片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其中间孔同心的环形棱槽;所说的粘贴片的上表面与所说的盘形悬式绝缘子的伞盘的下表面相粘接。2.复合绝缘子,由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辅王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赵辅王淑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