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20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结构是安装在外罩壳内的转盘机构边缘沿圆周向均匀设有六对夹料机构,定心钻工位、粗钻工位和钻通工位沿转盘机构圆周向外侧设置且分别对应一对夹料机构位置,外罩壳一侧面上设上下料窗口,上下料窗口设滑动透明门板,上下料窗口对应一对夹料机构位置,每对夹料机构上固定放置两个挺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一台设备完成挺柱体钻孔的定心钻、粗钻和钻通三个步骤,只需配置一名操作工人,且无需夹具、钻套,降低了劳动强度,钻孔时铁屑由外壳体阻挡,并可配合外设排屑机进行收集,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环境整洁度,可有效保证加工尺寸稳定性,保证钻孔位置准确性,降低偏差。降低偏差。降低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具体涉及汽车发动机滚轮式挺柱的挺柱体的钻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挺柱体是汽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滚轮式挺柱的组成部件之一;挺柱是配气机构的关键部件,在工作中承受高机械负荷、热负荷;配气机构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息息相关。
[0003]挺柱体中心需要钻出用于漏油的孔,钻孔是一般分为三步骤,即:定心钻、粗钻和钻通,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挺柱体的钻孔一般使用普通台钻进行,设备成本较低,需要配备三台台钻,分别配置一名操作工人,操作难度较低,但存在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且人工生产环境较差,存在铁屑飞溅的情况,还存在漏加工的风险,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是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改善产品质量。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结构包括安装在外罩壳内的转盘机构和定心钻工位、粗钻工位和钻通工位,转盘机构边缘沿圆周向均匀设有六对夹料机构,定心钻工位、粗钻工位和钻通工位沿转盘机构圆周向外侧设置且分别对应一对夹料机构位置,外罩壳一侧面上设上下料窗口,上下料窗口设滑动透明门板,上下料窗口对应一对夹料机构位置,每对夹料机构固定放置两个挺柱体。
[0006]优选的,所述的定心钻工位和粗钻工位相邻设置,粗钻工位与钻通工位间隔一对夹料机构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的转盘机构包括分度转盘,六对夹料机构沿分度转盘边缘圆周向均匀设置,夹料机构包括与分度转盘顶面连接的底座,底座顶面连接连接块,连接块设有倾斜部,连接块倾斜部侧面上部设开口倾斜向上的C形的仿形块,仿形块下方的连接块倾斜部侧面上设支撑块,连接块内还设有气缸,气缸活动端连接的伸缩杆穿过连接块和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块外侧与连臂侧底部连接,连臂侧顶部连接压紧块,压紧块上设有与仿形块开口相对的凹槽,挺柱体夹紧在仿形块与压紧块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的定心钻工位、粗钻工位和钻通工位结构相同,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顶面上设有滑轨,滑动座滑动连接滑轨,滑动座顶部连接滑动板,滑动板底部面还连接丝杆螺母副,支撑底座上设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丝杆螺母副,滑动板顶面通过侧板连接支撑板,支撑板顶面通过螺杆螺母连接安装板,安装板上装有钻孔电机,钻孔电机输出端朝向外侧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一对转轴外侧端,转轴位于滑动板与支撑板之间且内侧端朝向转盘机构并连接钻头,两钻头上方分别设有一喷水头,喷水头连接喷水管,喷水头固定在两钻头上方侧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的钻孔电机内侧设有与安装板边缘连接的挡水板,滑动板内侧边缘连接向支撑底座延伸的挡水帘。
[0010]本技术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一台设备完成挺柱体钻孔的定心钻、粗钻和钻通三个步骤,只需配置一名操作工人,且无需夹具、钻套,降低了劳动强度,钻孔时铁屑由外壳体阻挡,并可配合外设排屑机进行收集,可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环境整洁度,可有效保证加工尺寸稳定性,保证钻孔位置准确性,降低偏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夹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定心钻工位、粗钻工位和钻通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的1是外罩壳、2是上下料窗口、3是滑动透明门板、4是转盘机构、401是分度转盘、402是夹料机构、403是底座、404是连接块、405是支撑块、406是仿形块、407是气缸、408是伸缩杆、409是连臂、410是压紧块、5是定心钻工位、501是支撑底座、502是滑轨、503是滑动座、504是丝杆螺母副、505是驱动电机、506是滑动板、507是侧板、508是支撑板、509是螺杆螺母、510是安装板、511是钻孔电机、512是挡水板、513是传动组件、514是转轴、515是钻头、516是挡水帘、517是喷水头、518是喷水管、6是粗钻工位、7是钻通工位、A是挺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结构包括安装在外罩壳1内的转盘机构4和定心钻工位5、粗钻工位6和钻通工位7,转盘机构4边缘沿圆周向均匀设有六对夹料机构402,定心钻工位5、粗钻工位6和钻通工位7沿转盘机构4圆周向外侧设置且分别对应一对夹料机构402位置,外罩壳1一侧面上设上下料窗口2,上下料窗口2设滑动透明门板3,上下料窗口2对应一对夹料机构402位置,每对夹料机构402上固定放置两个挺柱体A。
[0017]所述的定心钻工位5和粗钻工位6相邻设置,粗钻工位6与钻通工位7间隔一对夹料机构402设置。
[0018]如图2所示,所述的转盘机构4包括分度转盘401,六对夹料机构402沿分度转盘401边缘圆周向均匀设置,夹料机构402包括与分度转盘401顶面连接的底座403,底座403顶面连接连接块404,连接块404设有倾斜部,连接块404倾斜部侧面上部设开口倾斜向上的C形的仿形块406,仿形块406下方的连接块404倾斜部侧面上设支撑块405,连接块404内还设有气缸407,气缸407活动端连接的伸缩杆408穿过连接块404和支撑块405并延伸至支撑块405外侧与连臂409侧底部连接,连臂409侧顶部连接压紧块410,压紧块410上设有与仿形块406开口相对的凹槽,挺柱体A夹紧在仿形块406与压紧块410之间。
[0019]如图3所示,所述的定心钻工位5、粗钻工位6和钻通工位7结构相同,包括支撑底座501,支撑底座501顶面上设有滑轨502,滑动座503滑动连接滑轨502,滑动座503顶部连接滑动板506,滑动板506底部面还连接丝杆螺母副504,支撑底座501上设驱动电机505,驱动电机505驱动连接丝杆螺母副504,滑动板506顶面通过侧板507连接支撑板508,支撑板508顶面通过螺杆螺母509连接安装板510,安装板510上装有钻孔电机511,钻孔电机511输出端朝
向外侧并通过传动组件513传动连接一对转轴514外侧端,转轴514位于滑动板506与支撑板508之间且内侧端朝向转盘机构4并连接钻头515,两钻头515上方分别设有一喷水头517,喷水头517连接喷水管518,喷水头517固定在两钻头515上方侧板507上。
[0020]所述的钻孔电机511内侧设有与安装板510边缘连接的挡水板512,滑动板506内侧边缘连接向支撑底座501延伸的挡水帘516。
[0021]根据以上结构,工作时,人工将一组挺柱体A放置在转动到上下料窗口2处的夹料机构402上,并夹住固定,关闭滑动透明门板3可防止铁屑外溅并保证视野,固定具体是先放置挺柱体A到仿形块406和支撑块405上,然后气缸407缩回,伸缩杆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特征包括安装在外罩壳(1)内的转盘机构(4)和定心钻工位(5)、粗钻工位(6)和钻通工位(7),转盘机构(4)边缘沿圆周向均匀设有六对夹料机构(402),定心钻工位(5)、粗钻工位(6)和钻通工位(7)沿转盘机构(4)圆周向外侧设置且分别对应一对夹料机构(402)位置,外罩壳(1)一侧面上设上下料窗口(2),上下料窗口(2)设滑动透明门板(3),上下料窗口(2)对应一对夹料机构(402)位置,每对夹料机构(402)上固定放置两个挺柱体(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定心钻工位(5)和粗钻工位(6)相邻设置,粗钻工位(6)与钻通工位(7)间隔一对夹料机构(402)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挺柱体钻孔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转盘机构(4)包括分度转盘(401),六对夹料机构(402)沿分度转盘(401)边缘圆周向均匀设置,夹料机构(402)包括与分度转盘(401)顶面连接的底座(403),底座(403)顶面连接连接块(404),连接块(404)设有倾斜部,连接块(404)倾斜部侧面上部设开口倾斜向上的C形的仿形块(406),仿形块(406)下方的连接块(404)倾斜部侧面上设支撑块(405),连接块(404)内还设有气缸(407),气缸(407)活动端连接的伸缩杆(408)穿过连接块(404)和支撑块(405)并延伸至支撑块(405)外侧与连臂(409)侧底部连接,连臂(409)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建忠张巍戴科强王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