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8037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属于升降机结构,包括轿厢和轿顶,所述轿厢的侧壁上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固定安装有逃生梯,所述轿顶上设有位于所述逃生梯上方的安全窗,所述轿顶上还设有通风口;所述轿厢侧壁上的凹口用于容纳逃生梯,由于凹口的存在,逃生梯不会占用升降机内的主要空间,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升降机内的乘客可以从所述逃生梯爬上,打开安全窗后从轿厢的顶部逃离,由于逃生梯固定安装,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乘客无需其他操作,立即即可使用逃生梯进行逃生,节省了逃生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逃生梯使用不便的问题。逃生梯使用不便的问题。逃生梯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机在长期使用时,易出现故障,而当通讯不畅等待救缓出现问题时,需要通过轿厢内设置的逃生梯进行逃离,而现有的逃生梯使用不便,会影响到逃离时间。
[000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电梯轿厢”,其公告号为CN203345875U,其轿厢内吊顶顶板局部可向下翻,局部可下翻的吊顶板上方连接有可伸缩的逃生梯,轿厢外顶部还设置了抽拉式竹节梯,该方案中逃生梯需要从顶部将其翻下才可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可能会够不到吊顶上方或者轿厢由于震动而使结构无法展开,从而导致逃生梯无法正常使用,影响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升降机轿厢内的逃生梯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便于使用,并且不会占用升降机内的空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包括轿厢和轿顶,所述轿厢的侧壁上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固定安装有逃生梯,所述轿顶上设有位于所述逃生梯上方的安全窗,所述轿顶上还设有通风口。
[0007]所述轿厢侧壁上的凹口用于容纳逃生梯,由于凹口的存在,逃生梯不会占用升降机内的主要空间,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升降机内的乘客可以从所述逃生梯爬上,打开安全窗后从轿厢的顶部逃离,由于逃生梯固定安装,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乘客无需其他操作,立即即可使用逃生梯进行逃生,节省了逃生时间,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危险情况下由于紧张导致无法打开折叠梯等问题,而所述通风口用于升降机内的通风。
[0008]作为优选,所述逃生梯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竖梁上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逃生梯固定部和轿厢固定部,所述轿厢固定部包括方管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轿厢连接;通过本方案中的结构对逃生梯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固定的可靠性,即使紧急情况下,升降机发生抖动,也不会对逃生梯产生影响,所述固定件安装在竖梁上,可以避免其对乘客攀爬时手握的位置产生影响。
[0009]作为优选,所述方管的长度不小于50mm,当方管长度过短时,人的脚部会顶在凹口内壁上,导致攀爬困难,通过设置方管的长度不小于50mm,可以保证攀爬时脚部有足够的空间。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固定部上设有腰圆槽,所述腰圆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腰圆槽可以保证逃生梯在固定时,不会由于凹口内孔的位置的精度不够导致难以安装。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凹口的两侧壁上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用于提高凹口处结构强度,避免轿厢在抖动使,凹口处发生变形导致逃生梯无法使用的情况。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凹口的两侧壁上设有握把,所述握把位于逃生梯的上端与所述安全窗之间;所述凹口两侧壁上的握把可以使乘客在用一只手打开所述安全窗时,另一只手可以通过抓住握把来保持平衡。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逃生梯的上端到所述安全窗的距离不超过500mm;通过控制该距离来避免乘客攀爬至逃生梯顶部时仍无法够到安全窗。
[0014]作为优选,所述凹口到轿厢最近的一个侧壁的距离不少于100mm;通过控制该距离来避免乘客攀爬时手臂难以伸展。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升降梯便于使用,并且不会占用升降机内的空间;(2)升降梯固定可靠,凹口处不易发生形变;(3)在使用时有足够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轿厢内壁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轿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凹口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逃生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轿厢2、轿顶3、凹口4、逃生梯5、安全窗6、铰链7、安全窗垫8、通风口9、固定件10、方管11、固定板12、支撑筋13、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

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包括轿厢1和轿顶2,所述轿厢的内部尺寸为1900mm*1800mm*3000mm,所述轿厢的左侧壁上设有凹口3,凹口到后侧壁的距离为100mm,凹口的深度为50mm,宽度为400mm,所述凹口内固定安装有逃生梯4,所述轿顶上设有位于所述逃生梯上方的安全窗5,所述安全窗通过铰链6连接在轿顶上,轿顶上设有用于在安全窗向外翻开时起到缓冲作用的安全窗垫7,所述轿顶上还设有通风口8;所述逃生梯包括横梁和竖梁,最高的一条横梁距离安全窗的距离为425mm,所述竖梁的竖直方向上间隔600mm安装有四对固定件9,每对固定件包括分别与两侧竖梁连接的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逃生梯固定部和轿厢固定部,所述轿厢固定部包括方管10和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轿厢连接;所述方管的长度为72mm;所述轿厢固定部上设有腰圆槽,所述腰圆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凹口的两侧壁上设有支撑筋12;凹口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口8;所述凹口的两侧壁上还设有握把13,所述握把位于逃生梯的上端与所述安全窗之间。
[0023]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乘客从逃生梯向上攀爬,并打开所述安全窗,然后从轿顶上逃生,所述安全窗在打开时以铰链处为轴转动,并且翻到所述安全窗垫上进行缓冲;当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攀爬逃生梯时,所述凹口中的通风口可以更好地给乘客透气,从而缓解乘客的紧张情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轿厢和轿顶,所述轿厢的侧壁上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固定安装有逃生梯,所述轿顶上设有位于所述逃生梯上方的安全窗,所述轿顶上还设有通风口;所述逃生梯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竖梁上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逃生梯固定部和轿厢固定部,所述轿厢固定部包括方管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轿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方管的长度不小于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升降机轿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轿厢固定部上设有腰圆槽,所述腰圆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义虎黄胤凌周祖伟胡超车传永周凯叶利阳谢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