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802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包括工作台板、工作箱、电缆固定装置、电缆本体、电子加热带、温控探针、温控器和水冷循环装置,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电缆固定装置,所述电缆固定装置上固定有电缆本体,所述电子加热带贯穿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的中间模塑接头上,所述电子加热带和温控探针均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所述水冷循环装置用于对电子加热带两端的电缆本体进行冷却;通过设置温控器可保持电子加热带维持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加热,能够让电缆本体的中间模塑接头内部材料受热均匀,通过利用波纹管缠绕于电子加热带两侧的电缆本体上,可降低电子加热带所产生余温,避免了温度升高而使电缆本体的绝缘产生老化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区架空线路逐步被电缆线路所取代,近些年随着城市用电负荷增多,百姓对电力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此,针对电缆施工和运行维护将面临更高要求的挑战。
[0003]目前,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是采用火焰喷枪加热方式以达到内部绝缘的重塑的效果,此类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温度无法准确控制,过热或温度不足会使内部绝缘无法达到应有标准,直接影响中间接头的寿命;2、中间接头处缠绕的塑料王会因遇明火而产生剧毒气体,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3、加热两端电缆主绝缘因明火加热所产生的余温而影响其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提出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通过设置温控器可保持电子加热带维持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加热,能够让电缆本体的中间模塑接头内部材料受热均匀,电子加热带可替代明火加热,设置水冷循环装置利用波纹管缠绕于电子加热带两侧的电缆本体上,可降低电子加热带所产生余温,避免了温度升高而使电缆本体的绝缘产生老化伤害。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包括工作台板、工作箱、电缆固定装置、电缆本体、电子加热带、温控探针、温控器和水冷循环装置,所述工作台板上设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电缆固定装置,所述电缆固定装置上固定有电缆本体,所述电子加热带贯穿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的中间模塑接头上,所述电子加热带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温控探针,所述温控探针与电子加热带的继电器连接,所述工作台板上设有温控器,所述电子加热带和温控探针均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所述工作台板上设有水冷循环装置,所述水冷循环装置用于对电子加热带两端的电缆本体进行冷却。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夹板、第二固定夹板和移动组件,所述工作台板上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工作台板上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顶端均铰接有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槽、丝杆和滑板,所述开槽两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开槽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连接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两侧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一端设有摇把。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冷循环箱、水泵和波纹管,所述工作台板上设有水冷循环箱,所述水冷循环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端缠绕在电子加热带两端的电缆本体上并延伸至水冷循环箱内。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箱上对称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透明窗口,所述电缆本体两端穿过工作箱并向外延伸,所述工作箱与电缆本体接触位置设有密封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温控器可保持电子加热带维持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加热,能够让电缆本体的中间模塑接头内部材料受热均匀、充分加热并融合,达到最佳效果,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中间模塑接头的使用寿命,电子加热带可替代明火加热,使受热更加均匀,可在禁火区域内使用,且可避免内部材料遇明火而产生有害气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水冷循环装置利用波纹管缠绕于电子加热带两侧的电缆本体上,可降低电子加热带所产生余温,避免了温度升高而使电缆本体的绝缘产生老化伤害,提高电缆本体使用寿命,通过将所有装置部件设置在工作箱内,加热过程热量损失小,可提高加热效率,通过设置电缆固定装置可以稳定固定电缆本体,且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的间距,使用便捷性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工作箱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移动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开槽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安装结构侧视视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电缆固定装置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8]其中:1、工作台板;2、工作箱;3、电缆固定装置;4、电缆本体;5、电子加热带;6、温控探针;7、温控器;8、插槽;9、第一固定柱;10、第二固定柱;11、第一固定夹板;12、第二固定夹板;13、开槽;14、螺栓;15、滑槽;16、丝杆;17、滑板;18、连接套;19、摇把;20、水冷循环箱;21、水泵;22、波纹管;23、箱门;24、透明窗口;2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根据图1、2、3、4、5、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包括工作台板1、工作箱2、电缆固定装置3、电缆本体4、电子加热带5、温控探针6、温控器7和水冷循环装置,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内设有电缆固定装置3,所述电缆固定装置3上固定有电缆本体4,所述电子加热带5贯穿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4的中间模塑接头上,所述电子加热带5上设有插槽8,所述插槽8内设有温控探针6,所述温控探针6与电子加热带5的继电器连接,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温控器7,所述电子加热带5和温控探针6均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7,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水冷循环装置,所述水冷循环装置用于对电子加热带5两端的电缆本体4进行冷却。
[0021]所述电缆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10、第一固定夹板11、第二固定
夹板12和移动组件,所述工作台板1上一侧设有开槽13,所述开槽13内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柱9,所述工作台板1上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顶端均铰接有第一固定夹板11和第二固定夹板12,所述第一固定夹板11和第二固定夹板12之间通过螺栓14固定。
[002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槽15、丝杆16和滑板17,所述开槽13两侧壁上设有滑槽15,所述开槽13内设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上通过连接套18设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两侧与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丝杆16一端设有摇把19。
[0023]所述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冷循环箱20、水泵21和波纹管22,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水冷循环箱20,所述水冷循环箱20内部设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上设有波纹管22,所述波纹管22一端缠绕在电子加热带5两端的电缆本体4上并延伸至水冷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板(1)、工作箱(2)、电缆固定装置(3)、电缆本体(4)、电子加热带(5)、温控探针(6)、温控器(7)和水冷循环装置,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内设有电缆固定装置(3),所述电缆固定装置(3)上固定有电缆本体(4),所述电子加热带(5)贯穿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4)的中间模塑接头上,所述电子加热带(5)上设有插槽(8),所述插槽(8)内设有温控探针(6),所述温控探针(6)与电子加热带(5)的继电器连接,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温控器(7),所述电子加热带(5)和温控探针(6)均通过导线连接温控器(7),所述工作台板(1)上设有水冷循环装置,所述水冷循环装置用于对电子加热带(5)两端的电缆本体(4)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电缆中间模塑接头智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10)、第一固定夹板(11)、第二固定夹板(12)和移动组件,所述工作台板(1)上一侧设有开槽(13),所述开槽(13)内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柱(9),所述工作台板(1)上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顶端均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岑刘武叶丽军赵洪义王鑫王良弼杨阳于鑫刘明奎杨奕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