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文会专利>正文

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86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包括机架、割刀(1)、前部输送装置(2)、提升送果装置(4)、摘果机(5)和集果箱(8);所述割刀(1)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前部输送装置(2)设置于机架的中部和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尾端;所述摘果机(5)和集果箱(8)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2)的上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送果装置(4)为绞龙式垂直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放弃了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夹持花生蔓的收获方式,可以提高花生收获设备的适用性,即使在收获过程中有花生蔓倒伏严重、土壤过干、过湿的情况产生,也不会影响花生的收获,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区域较为广泛,花生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油料作物的需求,还可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已经成为花生生产及出口大国。国内对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需求市场广阔,花生产量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花生产量1709.19万吨,2018年我国花生产量达到1733.2万吨。鲁豫一带为我国花生种植主要产区,其中,河南花生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全国最大产区。2018年河南花生种植面积为 1203.18千公顷,花生产量572.44万吨。如此大面积的花生种植和收获,单倚靠人力进行难以实现花生的高效的收获要求,所以我国现在正在大力的发展花生收获设备的应用。
[0003]现有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采用定刀铲土的方式将花生从垄中铲出并通过链条夹持花生秧的方式进行花生的收获和采集,这种方式具有几种难以解决的缺陷。当花生蔓倒伏比较严重时,夹持链条难以将到付的花生蔓夹起;当花生蔓上花生叶掉落严重时,夹持链条也难以将花生蔓夹起。不被夹起的花生蔓根部的花生就难以进行收获。并且当土壤湿度较大的时候,夹持链条难以将花生从垄中拔出,并且土壤湿度较大时,定刀难以将花生蔓主根切断而使拖拉机拔出,从而形成堆集,难以连续工作。这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在花生收获过程中部分花生难以被收获,从而使得部分花生烂在地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放弃了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夹持花生蔓的收获方式,可以提高花生收获设备的适用性,即使在收获过程中有花生蔓倒伏严重的情况产生,也不会影响花生的收获,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包括机架、割刀、前部输送装置、提升送果装置、摘果机和集果箱;所述割刀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前部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中部和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尾端;所述摘果机和集果箱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的上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送果装置为绞龙式垂直输送装置,提升送果装置的进料端与前部输送装置的落料端配合设置,提升送果装置的出料端与摘果机的进料端连通,摘果机的出料端与集果箱的进料端连通。
[0006]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割刀可调整的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割刀的刃部深入土层120毫米至150毫米。
[0007]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前部输送装置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输送杆和两根输送链条,输送链条呈环形首尾连接,输送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根输送链条连接;相邻的两个输送杆之间隔设置并形成漏土间隙。
[0008]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前部输送装置还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
对辊;所述输送杆在输送链条的带动下依次经过两根对辊之间。
[0009]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提升送果装置包括一个竖直提升筒,竖直提升筒内设置有带有绞龙叶片的输送轴;所述竖直提升筒的进料端连接有聚拢已收获的花生的喇叭形收拢罩,竖直提升筒的出料端的端部开口朝向摘果机的进料端开口并倾斜向下。
[0010]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摘果机的出料端与集果箱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输送风机和输送风管,输送风管为密闭式输送管道,输送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摘果机的出料端、集果箱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输送风机的风口与输送风管内部密封连通。
[0011]优化的,上述花生收获摘果装置,所述割刀为往复式割刀,割刀包括定刀刀片和动刀刀片,动刀刀片贴合于定刀刀片上并在定刀刀片上沿定刀刀片长度眼神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定刀刀片和动刀刀片的刀刃方向朝向机架行进方向前方。
[0012]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割刀深入土层中将花生的主根切断,包含花生在内的这层图进入到前部输送装置中,前部输送装置采用凹凸轮的方式驱动从而产生震动,输送过程中可以筛掉一部分附着的软湿沙土,然后前部输送装置将收获的花生果墩输送至提升送果装置。摘果机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的上方,可以减少设备的整体长度,从而使得设备在地垄中转弯、掉头更加灵活,提高设备的适用性。由于摘果机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的上方,就需要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花生果输送方式,本申请中采用竖直设置的提升送果装置,将花生果墩竖直提升至摘果机进行摘果,然后被集果箱进行收集。
[00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放弃了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夹持花生蔓的收获方式,可以提高花生收获设备的适用性,即使在收获过程中有花生蔓倒伏严重的情况产生,也不会影响花生的收获,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001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持割刀能够深入土层并将花生蔓从根部割断,要将割刀深入土层的深度定在深入土层120毫米至150毫米。并且可以将割刀设置为包括定刀刀片和动刀刀片,动刀刀片贴合于定刀刀片上并在定刀刀片上沿定刀刀片长度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这样在割刀深入土壤后,能够更加方便的将花生蔓根部割断,并且在花生蔓倒伏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花生蔓从根部割断。而且在花生收获过程中,花生垄土壤的干湿度对花生收获的影响较大,土壤过干、过湿都会使得割刀在深入土壤后难以将花生蔓从根部割断。本申请中可以采用定刀刀片与动刀刀片之间作往复运动的形式,即使在土壤过干、过湿,割刀在深入土壤后能够较轻易地将花生蔓从根部割断,保持花生收获的效率。
[0016]前部输送装置采用凹凸轮的方式驱动从而产生震动,输送过程中可以筛掉一部分附着的软湿沙土。并且在前部输送装置输送过程中,中部对辊结构可将硬土块由大到小挤碎,在后半部分通过震动去除。
[0017]提升送果装置采用绞龙的方式进行竖直输送,具有较好的输送效率,并且绞龙对花生果墩的挤压较小,减少花生果墩在输送过程中被挤压损坏。
[0018]摘果机与集果箱之间采用输送风机和输送风管的方式进行输送,输送结构简单,能够减少设备体积。并且在输送过程中,通过风力的作用,能够将附着在花生果墩表面的沙土吹离,实现最终的花生与沙土的分离作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中前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中提升送果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中割刀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24]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包括机架、割刀1、前部输送装置2、提升送果装置4、摘果机5和集果箱8;所述割刀1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前部输送装置2设置于机架的中部和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尾端;所述摘果机5和集果箱8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2的上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送果装置4为绞龙式垂直输送装置,提升送果装置4的进料端与前部输送装置2的落料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割刀(1)、前部输送装置(2)、提升送果装置(4)、摘果机(5)和集果箱(8);所述割刀(1)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前部输送装置(2)设置于机架的中部和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尾端;所述摘果机(5)和集果箱(8)设置于前部输送装置(2)的上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送果装置(4)为绞龙式垂直输送装置,提升送果装置(4)的进料端与前部输送装置(2)的落料端配合设置,提升送果装置(4)的出料端与摘果机(5)的进料端连通,摘果机(5)的出料端与集果箱(8)的进料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1)可调整的设置于机架收获时行进方向的前端,割刀(1)的刃部深入土层120毫米至15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输送装置(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输送杆(21)和两根输送链条(22),输送链条(22)呈环形首尾连接,输送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一根输送链条(22)连接;相邻的两个输送杆(21)之间隔设置并形成漏土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收获摘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输送装置(2)还包括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会彭伟坤
申请(专利权)人:侯文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