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83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斜板、挡臂和收集装置;所述斜板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挡臂贯穿于斜板的中空结构之中;所述斜板的底部与收集装置相连接;所述挡臂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包括至少1个挡板;所述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柔性部件;所述挡料装置通过将挡臂设计为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相组合的形式,对挡料装置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了挡料装置软收集,同时也便于挡料装置的更换维护,提高下料的表面质量。提高下料的表面质量。提高下料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挡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修磨材是一种表面经过磨光呈银亮色的圆钢,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表面光滑、光亮、洁净、没有轧制缺陷和脱碳层,用户稍经加工,即可直接使用,对于节约钢材、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干式修磨机主要用于高压锅炉管和汽车用钢等表面要求较高的产品表面处理,此修磨收集挡料装置起到圆钢临时存储,减轻收集下料冲击力的作用,挡料装置以伸缩装置驱动。因挡料装置为钢制件,挡料过程与圆钢频繁接触磕碰,容易造成挡料臂磨损,或起毛刺,进而造成收集过程中易出现二次磕碰伤、划伤等表面缺陷。需要解决修磨后棒材在收集过程中,因挡料装置老化造成棒材表面磕碰伤划伤等二次缺陷。
[0004]CN207930047U公开了一种挡料高度可调式挡料装置及其剪板机,属于剪板机
该剪板机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挡料装置,挡料装置包括挡料横梁、竖向导杆和滑套;滑套套在竖向导杆上,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挡料横梁连接滑套,竖向导杆和滑套具有配合的两对,两个滑套分别与挡料横梁的两端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齿轮和同步轴,滑套上设置铰耳,同步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滑套的铰耳中;齿轮安装在同步轴的端部,并与竖向导杆上的直齿啮合传动,但该挡料装置未彻底解决下料与挡臂之间的碰撞可能造成的损伤。
[0005]CN112660793A公开了一种挡料装置及包括该挡料装置的流水线,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相连接的挡料机构、及设于所述挡料机构一侧的冲击挡板;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挡料机构升降;所述挡料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相连接的连接板及滑动地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冲撞块,所述冲撞块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输送流线上的物料相抵持,使所述冲撞块朝向所述冲击挡板滑动直至所述冲撞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击挡板相抵持,从而止挡所述物料,但所述挡料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0006]CN103100917B公开了一种延伸台上的挡料装置,包括设置有挡料凹槽的延伸台,在挡料凹槽内设置有挡料凸台,挡料凸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上弹簧安装柱,在每个上弹簧安装柱正下方设置有一个下弹簧安装柱,每对上弹簧安装柱和下弹簧安装柱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弹簧安装柱和下弹簧安装柱上;延伸台内还设置有锁定装置;挡料凹槽与挡料凸台之间还设置有限定挡料凸台弹出高度的限位装置,但所述挡料装置未彻底解决下料与装置碰撞可能造成的损伤。
[0007]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避免下料表面的损伤,且结构简单,更换维护便捷的挡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所述挡
料装置包括斜板、挡臂和收集装置;所述挡臂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包括至少1个挡板;所述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柔性部件。本技术通过将挡臂设计为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相组合的形式,对挡料装置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了挡料装置软收集,同时也便于挡料装置的更换维护,提高下料的表面质量。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斜板、挡臂和收集装置;所述斜板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挡臂贯穿于斜板的中空结构之中;所述斜板的底部与收集装置相连接;所述挡臂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包括至少1个挡板;所述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柔性部件;所述挡臂与下料的接触面处柔性部件的厚度≥15mm。
[0010]其中所述刚性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挡板,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或4个等;所述挡臂接触下料的侧面处柔性部件的厚度≥15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等。
[0011]本技术提供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斜板用于承载下料的滚动,滚动到收集装置中,所述挡料装置用于下料的临时存储,挡臂与斜板相垂直时,可用于减轻收集下料冲击力的作用,挡臂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其中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能够避免挡料过程中,下料与挡臂频繁接触磕碰,造成挡臂磨损,起毛刺,进而造成收集过程中易出现下料的二次磕碰伤、划伤等表面缺陷。挡臂接触下料的侧面处柔性部件的厚度≥15mm,能够更好吸收冲击力,对冲击力缓冲作用更明显,提高使用寿命。
[0012]本技术中柔性部件的结构根据刚性部件中挡板的数量而确定,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柔性部件与刚性部件的接触面包括刚性结构中与下料的接触面、与下料接触面的相邻两个侧面、刚性部件顶部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刚性部件可以是只包括1个挡板、2个挡板、3个挡板或4个挡板等;当刚性部件为1个挡板时,柔性部件中除与下料的接触面,其余为倒U型结构;当刚性部件为2个挡板时,柔性部件中除与下料的接触面和与下料接触面的相邻两个侧面,其余为T型结构;当刚性部件为3个挡板时,柔性部件中除与下料的接触面和与下料接触面的相邻两个侧面,其余为TT型结构。
[0013]本技术中关于挡臂中挡板的数量,优选包括2个以上挡板的挡臂,是因为一是增加下料与挡臂的接触面,减轻挡臂的面积受力;二是包括2个以上挡板的挡臂相较于只包括1个挡板的挡臂,包括2个以上挡板的挡臂以半刚性+弹性+半刚性的形式,柔性部件与刚性部件间形成摩擦接触,这样在下料接触挡臂时,挡臂可以更好吸收冲击力,对冲击力缓冲作用更明显,提高使用寿命。
[0014]优选地,所述挡板的材质包括45钢。
[0015]优选地,所述柔性部件的材质包括合成橡胶和纤维。
[0016]本技术中柔性部件可使用工业运输皮带简易裁剪代替。
[0017]优选地,所述挡臂的数量为至少2个,例如可以是2个、3个、4个或5个等。
[0018]优选地,所述挡臂的顶部处柔性部件的厚度为15~20mm,例如可以是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等。
[0019]挡臂的顶部处柔性部件的厚度为15~20mm,能够更好地避免下料的表面出现损伤,且挡料装置中柔性部件与刚性部件不易损坏。
[0020]优选地,下料方向中所述挡板的宽度为8~16mm,例如可以是8mm、9mm、10mm、11mm、
12mm、13mm、14mm、15mm或16mm等。
[0021]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为8~12mm,例如可以是8mm、9mm、10mm、11mm或12mm等。
[0022]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相近面之间的距离。
[0023]优选地,所述挡臂的高度较下料的高度多20~50mm,例如可以是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50mm等。
[0024]柔性部件在刚性结构顶部的高度根据下料的最大规格的高度决定,柔性部件的高度与下料的高度高出20mm~50mm,例如下料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斜板、挡臂和收集装置;所述斜板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挡臂贯穿于斜板的中空结构之中;所述斜板的底部与收集装置相连接;所述挡臂包括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所述刚性部件包括至少1个挡板;所述柔性部件包裹刚性部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柔性部件;所述挡臂与下料的接触面处柔性部件的厚度≥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挡臂的顶部处柔性部件的厚度为15~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方向中所述挡板的宽度为8~1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为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的高度较下料的高度多20~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下料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刚性部件和柔性部件中的固定孔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进卿胡佐宇王志利张英男董立君曹娜姜彩艳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