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多相(三相或两相)化学反应,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很多,如加氢脱氢、氧化、水合、酰基化、羰基化、DMMn合成等。多种型式的多相(三相或两相)反应器可用于实现不同性质的化学反应,达到不同的反应系统特性、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反应要求。一般认为多相(三相或两相)反应器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颗粒处于固定状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填充床多相反应器;另一类是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如流化床多相反应器。相对于流化床反应器,填充床反应器的颗粒处于固定状态,颗粒磨损小,催化剂损失率低,在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反应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0003]目前,填充床多相反应器有三种类型:并流向下操作的填充床反应器(也称作滴流床反应器)、并流向上操作的填充床反应器、逆流操作的填充床反应器。
[0004]并流向下操作的填充床反应器中,液体、气体经过顶部的分布器均匀地分布,目的是为了使气体和液体充分接触,保证液体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件(2),外壳(1)与内件(2)之间形成环隙;在所述的外壳(1)底部设置有出口管(9),出口管(9)与外壳(1)与内件(2)间的环隙相通;在径向流反应器顶部设置有进口管(7),进口管(7)与内件(2)相通使气液两相或液相流体进入内件(2)进行分布;所述的内件(2)包括同轴安装的主进口分布器(3)和主出口分布器(4),在主出口分布器(4)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辅进口分布器(5)、辅出口分布器(6);所述的主进口分布器(3)包括多孔分布管(21),多孔分布管(21)位于辅进口分布器(5)和辅出口分布器(6)之间的管壁设有分布小孔,在所述的多孔分布管(21)外套设有多孔二次分布管(22),多孔二次分布管(22)与多孔分布管(21)间留有环隙,在多孔二次分布管(22)外设有通流网(23),在所述的通流网(23)外侧设有第一丝网(24);所述的主出口分布器(4)为由催化剂筒体(31)、第二丝网(32)和多孔分布筒(33)构成的桶状结构,所述的催化剂筒体(31)设置有分布小孔,在催化剂筒体(31)内填充催化剂或其它固体粒子形成催化剂床层或其他粒子层;在所述的主出口分布器(4)底端设置有封头(8),在所述的主出口分布器(4)顶端设置有筒壁开孔的导流筒(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分布管(21)的分布小孔的直径为1~15mm,优选为2~10mm;所述的多孔分布管(21)的开孔率为1~5%;所述的多孔二次分布管(22)的分布小孔的直径为1~15mm,优选为2~10mm;所述的多孔二次分布管(22)的开孔率为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分布管(21)和多孔二次分布管(22)间的距离为5~50mm;所述的第一丝网(24)的层数为两层,接触催化剂或其他固体粒子的丝网的目数大于接触通流网(23)的丝网的目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筒体(31)的分布小孔的孔径为催化剂或其它固体粒子最小粒度的0.5~0.8倍;催化剂筒体(31)的开孔率不低于5%;所述的多孔分布筒(33)的小孔的直径为1~15mm,优选为2~10mm;所述的多孔分布筒(33)的开孔率为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或液固两相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仲明,商红岩,张结喜,刘晨光,芮金泉,刘小平,杨琳,郭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