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43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包括由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壳体,下壳体手柄端内安装有主控制单元、识别单元、电源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检测单元电路、存储单元、无线传输模块、蜂鸣器,下壳体手柄端末端设有扫描头,上壳体手柄端设有开关键、触摸显示屏、防尘罩,下壳体圆头端中部固定线管一端,线管均固定有测量件,测量件装有卷簧、尺带、编码器,尺带另一端固定有卡柱,测量件设有圆卡槽,下壳体圆头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副插扣和松紧带、主插扣,上壳体圆头端设有两个放置槽,下壳体背侧固定有髌骨贴合垫。该仪器使用时,数据精确,方便固定,定位精准,测量数据可显示,并同步将数据发送医院HIS系统,科学高效。科学高效。科学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腿围测量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判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方法是分别测量患者双腿的腿围进行比较。具体为对于每一条腿,分别测量髌骨上缘15cm处的腿围和髌骨下缘10cm的腿围。
[0003]目前血栓腿围测量缺乏相应科学高效的设备,主要靠画辅助线确定上下两处腿围的测量点,然后通过尺子进行多次的定位测量,难以存储数据以及查询,也不能直接将数据发送医院HIS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表单;且这种方法易产生定位误差,且存在辅助线不易清理的问题,人为观察测量数据也易产生偏差,同时记录两次数据期间并进行对比也会有产生差错的可能,从而影响患者情况判断以及相应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包括由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设有对应的圆头端和手柄端,所述下壳体手柄端内安装有主控制单元,所述下壳体手柄端内安装有与所述主控制单元连接的识别单元、电源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检测单元电路、存储单元、无线传输模块、蜂鸣器,所述下壳体手柄端末端设有扫描头,所述扫描头连接所述识别单元,所述上壳体手柄端设有开关键、触摸显示屏、防尘罩,所述开关键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所述触摸显示屏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所述防尘罩对应罩在所述蜂鸣器上,所述下壳体圆头端中部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端固定线管一端,所述线管另一端均固定有测量件,上下两个所述线管拉直后从超出所述下壳体到对应所述测量件的距离分别为15cm和10cm,所述测量件内均装有旋转轴且该旋转轴上固定卷簧的一端,所述卷簧另一端固定尺带的一端,所述尺带另一端伸出所述测量件外并固定有卡柱,所述测量件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的圆卡槽,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有数据线且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线管后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电路,所述下壳体圆头端上部和下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副插扣和松紧带,所述松紧带末端均固定有与所述副插扣匹配的主插扣,所述上壳体圆头端设有两个可分别将两个所述测量件放在内的放置槽,所述下壳体背侧固定有髌骨贴合垫,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边沿对应开设有多个螺槽,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通过与所述螺槽一一对应的螺钉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圆头端按照成人男女标准髌骨尺寸分别制定。
[0007]优选的,所述测量件内端凹陷并与所述放置槽围合成两头尖的椭圆空腔。
[0008]优选的,所述测量件内端设有与所述线管外径匹配的藏管槽。
[0009]优选的,所述测量件外端设有与所述壳体外缘相同的弧度。
[0010]优选的,所述上壳体设有朝向所述放置槽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均安装有
压力弹簧和卡块,所述上壳体前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的滑槽,所述卡块上固定有位于所述滑槽内可滑动的挡块,所述测量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可自动测量,数据精确,并同步将数据发送医院HIS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表单,科学高效;
[0013]2、方便固定,定位精准,可避免画辅助线以及不易清理的问题;
[0014]3、测量数据可显示,并有报警提醒;
[0015]4、结构紧凑、携带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壳体、上壳体分离后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壳体、上壳体组合后外观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壳体、上壳体、测量件、髌骨贴合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主控制单元;4、识别单元;5、电源控制电路;6、显示驱动电路;7、检测单元电路;8、存储单元;9、无线传输模块;10、蜂鸣器;11、扫描头;12、开关键;13、触摸显示屏;14、防尘罩;15、固定端;16、线管;17、测量件;18、卷簧;19、尺带;20、卡柱;21、圆卡槽;22、编码器;23、数据线;24、副插扣;25、松紧带;26、主插扣;27、放置槽;28、髌骨贴合垫;29、螺槽;30、螺钉;31、藏管槽;32、第一卡槽;33、压力弹簧;34、卡块;35、滑槽;36、挡块;37、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包括由下壳体1和上壳体2组成的壳体,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设有对应的圆头端和手柄端,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内安装有主控制单元3,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内安装有与所述主控制单元3连接的识别单元4、电源控制电路5、显示驱动电路6、检测单元电路7、存储单元8、无线传输模块9、蜂鸣器10,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末端设有扫描头11,所述扫描头11连接所述识别单元4,所述上壳体2手柄端设有开关键12、触摸显示屏13、防尘罩14,所述开关键12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5,所述触摸显示屏13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6,所述防尘罩14对应罩在所述蜂鸣器10上,所述下壳体1圆头端中部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端15固定线管16一端,所述线管16另一端均固定有测量件17,上下两个所述线管16拉直后从超出所述下壳体1到对应所述测量件17的距离分别为15cm和10cm,所述测量件17内均装有旋转轴且该旋转轴上固定卷簧18的一端,所述卷簧18另一端固定尺带19的一端,所述尺带19另一端伸出
所述测量件17外并固定有卡柱20,所述测量件17设有与所述卡柱20对应的圆卡槽21,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22,所述编码器22连接有数据线23且所述数据线23穿过所述线管16后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电路7,所述下壳体1圆头端上部和下部两侧分别固定有副插扣24和松紧带25,所述松紧带25末端均固定有与所述副插扣24匹配的主插扣26,所述上壳体2圆头端设有两个可分别将两个所述测量件17放在内的放置槽27,所述下壳体1背侧固定有髌骨贴合垫28,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边沿对应开设有多个螺槽29,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通过与所述螺槽29一一对应的螺钉30固定。
[0025]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长按开关键12后0.5秒打开电源控制电路5开机,通过扫描头11对病人二维码腕带进行扫描,扫描头11传递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脉血栓腿围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壳体(1)和上壳体(2)组成的壳体,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设有对应的圆头端和手柄端,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内安装有主控制单元(3),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内安装有与所述主控制单元(3)连接的识别单元(4)、电源控制电路(5)、显示驱动电路(6)、检测单元电路(7)、存储单元(8)、无线传输模块(9)、蜂鸣器(10),所述下壳体(1)手柄端末端设有扫描头(11),所述扫描头(11)连接所述识别单元(4),所述上壳体(2)手柄端设有开关键(12)、触摸显示屏(13)、防尘罩(14),所述开关键(12)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5),所述触摸显示屏(13)连接所述显示驱动电路(6),所述防尘罩(14)对应罩在所述蜂鸣器(10)上,所述下壳体(1)圆头端中部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端(15)固定线管(16)一端,所述线管(16)另一端均固定有测量件(17),上下两个所述线管(16)拉直后从超出所述下壳体(1)到对应所述测量件(17)的距离分别为15cm和10cm,所述测量件(17)内均装有旋转轴且该旋转轴上固定卷簧(18)的一端,所述卷簧(18)另一端固定尺带(19)的一端,所述尺带(19)另一端伸出所述测量件(17)外并固定有卡柱(20),所述测量件(17)设有与所述卡柱(20)对应的圆卡槽(21),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22),所述编码器(22)连接有数据线(23)且所述数据线(23)穿过所述线管(16)后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电路(7),所述下壳体(1)圆头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