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730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无人机、地面站和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安装有为无人机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并配置有无人机的远程操控设备,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连接,地面站与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上位机在远程用户登录远程指挥应用后,可以实时展示无人机的飞行动画,达到远程用户在远程端了解无人机现场飞行情况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可将远程操控设备的远程操控指令通过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至地面站,地面站再将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无人机,还达到了用户在远程端通过观测到的无人机的实时飞行动画远程操控无人机的技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高用户体验。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人机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以及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以及航拍等多种领域。
[0003]现有技术中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方式为:无人机与遥控手柄实现通信连接后,操控人员在无人机飞行现场通过操控遥控手柄的方向键以及相关信号采集键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方向以及图像采集等相关操作。
[0004]使用现有技术控制无人机飞行时,只能通过操控人员在现场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控制形式较为单一,不便于远程人员了解现场的飞行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及方法,可以优化现有的无人机的操控方案,实现远程操控无人机,提高用户体验。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包括:无人机、地面站和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安装有为所述无人机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且配置有所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设备,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站通信连接,且所述地面站还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其中:
[0007]所述上位机在远程用户登录所述远程指挥应用后,实时展示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动画,使所述远程操控设备基于所述远程用户面向所述飞行动画执行的操控操作发起对应的远程操控指令;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发送给所述地面站;所述地面站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所述无人机,以实现所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操控设备为所述无人机搭载的遥控手柄或操作键盘。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操控设备采用无线网络或者通用串行总线的连接方式配置于所述上位机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上配置有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匹配的第一通信模块,使所述无人机直接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直接发送给所述无人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上位机直接发送的远程操控指令进行指令分析。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无人机通信连接的现场操控设备,用于向所述无人机发送现场操控指令。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操控设备上配置有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匹配的
第二通信模块,使所述现场操控设备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向所述现场操控设备申请所述远程操控设备对于所述无人机的操控权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操控设备对所述无人机的操控优先级高于所述远程操控设备对所述无人机的操控优先级。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方法,包括:
[0016]在远程用户通过上位机登录为无人机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后,所述上位机实时展示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动画;
[0017]基于所述远程用户面向所述飞行动画执行的操控操作,所述上位机上配置的远程操控设备发起对应的远程操控指令;
[0018]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发送给地面站;
[0019]所述地面站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所述无人机,以实现所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方案,在上位机中安装有为无人机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并配置有无人机的远程操控设备,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连接,地面站与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上位机在远程用户登录远程指挥应用后,可以实时展示无人机的飞行动画,达到远程用户在远程端了解无人机现场飞行情况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可将远程操控设备的远程操控指令通过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至地面站,地面站再将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无人机,还达到了用户在远程端通过观测到的无人机的实时飞行动画远程操控无人机的技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5]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无人机10、地面站20和上位机30。在上位机30安装有为无人机10开发的
远程指挥应用31,且配置有无人机10的远程操控设备32。无人机10与地面站20通信连接,且地面站20还与远程指挥应用31的后台服务端33通信连接。
[0027]其中,上位机30在远程用户登录远程指挥应用31后,实时展示无人机10的飞行动画,使远程操控设备32基于远程用户面向飞行动画执行的操控操作发起对应的远程操控指令;上位机30通过远程指挥应用31的后台服务端33将远程操控指令发送给地面站20;地面站20将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无人机10,以实现无人机10的远程操控。
[0028]无人机10为能够由遥控设备或相关设定程序进行控制的装置,为带载荷任务的不载人飞行器。在操控人员根据遥控设备控制无人机10飞行时,无人机10具备能根据遥控设备的控制指令进行飞行的能力。
[0029]无人机10与地面站20通信连接,地面站20为能够对无人机10飞行时产生的相关数据的处理、接收以发送的平台。所述相关数据可以为无人机10的控制信号、无人机10的姿态数据、路径数据以及坐标数据等。
[0030]上位机30(master computer)可以理解为能够对无人机10直接发出操控指令的计算机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笔记本(notebook)或智能手机等,在此不作限制。
[0031]在上位机30上安装有为无人机10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31,该远程指挥应用31可以为相关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地面站和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安装有为所述无人机开发的远程指挥应用,且配置有所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设备,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站通信连接,且所述地面站还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上位机在远程用户登录所述远程指挥应用后,实时展示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动画,使所述远程操控设备基于所述远程用户面向所述飞行动画执行的操控操作发起对应的远程操控指令;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发送给所述地面站;所述地面站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转发给所述无人机,以实现所述无人机的远程操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操控设备为所述无人机搭载的遥控手柄或操作键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操控设备采用无线网络或者通用串行总线的连接方式配置于所述上位机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配置有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匹配的第一通信模块,使所述无人机直接与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远程指挥应用的后台服务端将所述远程操控指令直接发送给所述无人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上位机直接发送的远程操控指令进行指令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银华冷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