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28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包括饮料盒本体,饮料盒本体设有吸管孔,饮料盒本体设有软性存放模块和软性封条模块,存放模块包括存放区域和开口区域;封条模块两端分别固定于存放模块外表面和吸管孔处饮料盒表面,且封条模块覆盖吸管孔和开口区域,存放区域用于存放吸管和放置撕掉的封条模块,存放模块和封条模块采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8011食品铝箔和涂布牛卡纸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均采用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使用者可将撕下的封条直接放进存放区域中,方便使用,而且避免了封条模块掉落底面造成垃圾污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只进行了两处改进就可以解决多个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工序简单,材料成本低廉且材料常见。材料常见。材料常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饮料用纸盒基本采用利乐包。利乐包不仅工序十分简单,而且保鲜防腐效果极佳。但这样的包装也是有其不足的,其吸管孔裸露在外,易落灰尘,甚至可能受到污染,十分不卫生。除此之外,采用黏附方式的吸管需要配套使用保护性的塑料封套,塑料封套体积小、重量轻,丢弃后难以捡拾医药包装,而且也难以降解,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黏附在纸盒外壁的吸管也容易遮盖住纸盒表面的说明文字和图案,还常常因粘贴不牢而丢失,造成消费者饮用困难。
[0003]针对以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例如:《内置吸管的饮料包装纸盒》(2010.科印传媒《印刷技术》),其虽然解决了吸管易丢失以及丢失文字等问题,但是一些方面依然存在弊端:如环保问题:其封条是通过塑料制成,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问题:撕掉封条后,若身边没有垃圾桶,封条无处可仍;结构设计问题:内置吸管虽然新颖,但是完成难度大,且现有的结构无法保证产品具有初始产品的抗压、抗损坏的优点;成本问题:增加工序,但效益过低,会造成成本大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包括饮料盒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吸管和使用后搁置垃圾的存放模块,以及用于遮盖吸管孔和所述存放模块开口的封条模块。
[0006]进一步地,所述存放模块为一层柔性的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的相对所述饮料盒本体一侧的侧边以及底边为固定边,所述固定边通过胶水与所述饮料盒本体的侧面粘附,所述复合膜层的上沿边与所述饮料盒本体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复合膜层与其相粘附的所述饮料盒本体的侧边之间形成存放区域。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膜层的宽度与饮料盒本体的宽度相同,所述存放区域对角线的长度大于吸管的长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膜层两侧的所述固定边的端部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两条所述固定边端部的所述直角三角形对称设置,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度比为1:5。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位于里层的聚乙烯层和位于外层的第一涂布牛卡纸层,两层材料层通过胶水粘附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条模块为软性单面密封条,所述软性单面密封条包括两层材料层,所述两层材料层分别为食品铝箔层和第二涂布牛卡纸层,所述食品铝箔层和所述第二涂布牛卡纸层通过胶水固定;
[0011]所述饮料盒本体的吸管孔位于所述饮料盒本体的端部,所述软性单面密封条的一
端固定与所述饮料盒本体的端部,另一端与所述存放模块的表面相固定,使得所述吸管孔和所述存放模块的开口完全遮盖与所述所述软性单面密封条下方;
[0012]所述软性单面密封条朝向所述开口和所述吸管孔设置的面为食品铝箔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封条模块和所述软性存放模块通过热压固定。
[0014]进一步地,所述胶水为聚氨酯胶粘剂。
[0015]进一步地,所述存放模块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所述封条模块的形状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材料均采用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更为环保;使用者可将撕下的封条直接放进口袋模块中,避免掉落底面造成垃圾污染,方便使用者使用,还可以在饮用完后将吸管放入存放区域;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对原利乐包装只进行了两处改进就可以解决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工序简单,材料成本低廉且材料常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图;
[0018]图2为软性密封模块的结构图;
[0019]图3为复合膜层的结构图;
[0020]图4为复合膜层里面的固定边示意图;
[0021]图5为存放模块和软性封密封模块为圆角矩形形状的示意图。
[0022]图中,1、饮料盒本体;2、饮管孔;3、软性封条模块;31、第二涂布牛卡纸层;32、8011食品铝箔层;4、存放模块;41、第一涂布牛卡纸层;42、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层;5、侧边固定边;6、底边固定边;7、直角三角形固定面;8、开口;9、存放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包括饮料盒本体1,饮料盒本体1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内部用于存放饮料,其顶部设有用于插入吸管的饮管孔2,吸管孔2采用锡纸密封。饮料盒本体1设有软性存放模块4和软性封条模块3,软性存放模块4为一层柔性的复合膜层,设于饮料盒本体1的一个侧边上,即在原本包装外加设一个软性包装,粘附之后,外观类似于一个口袋,口袋内部便是存放区域9,口袋的开口处便是开口8,软性封条模块3一端设于饮料盒本体1的顶部,与吸管孔2处于同一个面上,另一端固定于软性存放模块4外表面,并覆盖饮管孔2和开口区域8,实现封闭的效果,防止灰尘和污染物落在饮管孔2处,不够卫生。
[0025]参考图3,复合膜层由两种材料叠加而成,分别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层42和第一涂布牛卡纸层41,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层42为内层,内层厚度为0.3毫米,其作用在于保证复合膜层的基本韧性和强度,这样复合膜层不会轻易破损;涂布牛卡纸层42为外层,外层厚度为
0.63毫米,其作用在于加强复合膜层的韧性和强度,同时拥有良好的印刷效果,可以将宣传信息印在包装外。两种材料之间使用聚氨酯胶粘剂粘合,聚氨酯胶粘剂拥有无毒、无味的特性,可用于食品包装。
[0026]复合膜层于内表面与饮料盒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边,用以和饮料盒本体1连接固定,固定边上涂有聚氨酯胶粘剂,其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胶水粘贴固定。涂胶的方式可选择手工涂胶或者选择胶水机上胶。
[0027]参考图4,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边为“U”状的结构,不同的是,其拐角处为直角连接,而非圆弧连接,包括两个侧边固定边5和一个底边固定边6,两个侧边固定边5对称设置,其为宽度3mm的矩形,而底边固定边6为宽度4mm的矩形,侧边固定边5的顶部是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固定面,侧边固定边5的边宽为直角三角形固定面7的短边,其直角三角形的斜度比为1:5。两个直角三角形固定面7的设置,使用户在打开存放区域9时更为方便,且可以使得开口8开口更大,利于存放和取出物品。
[0028]侧边固定边5、底边固定边6和直角三角形固定面7的长直边需要根据饮料盒本体1的长度和高度来决定,可以确定的是,底边固定边6的长度与饮料盒本体1的宽度相同,也就是说,复合膜层的宽度与饮料盒本体1的宽度相同。长度根据饮料盒本体的长度决定,可确定的是,存放区域9的对角线距离要大于吸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饮料盒本体,所述饮料盒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吸管和使用后搁置垃圾的存放模块,以及用于遮盖吸管孔和所述存放模块开口的封条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模块为一层柔性的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的相对所述饮料盒本体一侧的侧边以及底边为固定边,所述固定边通过胶水与所述饮料盒本体的侧面粘附,所述复合膜层的上沿边与所述饮料盒本体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复合膜层与其相粘附的所述饮料盒本体的侧边之间形成存放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的宽度与饮料盒本体的宽度相同,所述存放区域对角线的长度大于吸管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两侧的所述固定边的端部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两条所述固定边端部的所述直角三角形对称设置,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度比为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袋化饮料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位于里层的聚乙烯层和位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橼张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