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23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变形弹翼包括变形驱动机构及至少两层弹翼;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层弹翼间均设置有一个变形驱动机构,变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邻的两层弹翼中的一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活动,以使该层弹翼收容于另一层弹翼内,或者,使该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展开。本申请提供的变形弹翼,实现了变形弹翼的完全回收,节省空间。应用于飞行装置中,极大地提高了飞行装置的运输与挂载的空间。飞行装置的运输与挂载的空间。飞行装置的运输与挂载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航空
,尤其涉及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形弹翼具有伸缩折叠的功能,被广泛应用在导弹和航母舰载机等飞行器上,可减少飞行器运输与挂载的空间。现代导弹向着高马赫数、高机动性、超远攻击范围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改变弹翼翼型、展长、弦长、后掠角等参数,改变导弹整体气动外形,使其在不同飞行速度时均能获得更好的升阻比和气动特性,增强机动性,提高作战能力。
[0003]现有技术中,变形弹翼通常以折叠展开为主。当变形弹翼展开后,可实现展长或者后掠角的单独变形;但是当变形弹翼折叠后,无法做到完全回收,进而占用飞行器运输与挂载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变形弹翼折叠后,无法完全回收,占用飞行器运输与挂载的空间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形弹翼,包括变形驱动机构及至少两层弹翼;
[0006]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变形驱动机构,所述变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中的一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活动,以使该层弹翼收容于另一层弹翼内,或者,使该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展开。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分别为第一层弹翼及第二层弹翼,其中,所述第一层弹翼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二层弹翼的收容槽。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层弹翼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第二层弹翼背向所述收容槽底部的一面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平齐,或者,所述第二层弹翼背向所述收容槽底部的一面低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驱动组件及摆杆;
[0010]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且所述动力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层弹翼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动力驱动组件用于输出直线往复运动;
[0011]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弹翼及所述第二层弹翼的另一端铰接配合。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滑块,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内及与所述第二层弹翼铰接配合配合,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驱动组件、摆杆及滑块;
[0014]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齿轮传动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齿轮传动件均设置于第一层弹翼,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齿轮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传动件转动;
[0015]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齿轮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层弹翼铰接配合;
[0016]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内,所述滑块与所述层弹翼远离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配合。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驱动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弹翼两端的两连杆;
[0018]其中,位于所述第二层弹翼一端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滑块铰接配合,位于所述第二层弹翼另一端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摆杆铰接配合。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驱动组件及摆杆;
[0020]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滑块,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0021]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及所述第二层弹翼铰接配合,且所述第二层弹翼远离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层弹翼铰接配合。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弹翼还包括蒙皮,所述蒙皮附着在所述至少两层弹翼的外表面。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飞行装置,包括飞行器本体及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变形弹翼,所述变形弹翼设置于所述飞行器本体。
[00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形弹翼及飞行装置,变形弹翼包括变形驱动机构及至少两层弹翼;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层弹翼间均设置有一个变形驱动机构,变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邻的两层弹翼中的一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活动,以使该层弹翼收容于另一层弹翼内,或者,使该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展开。本申请提供的变形弹翼中,通过变形驱动机构驱动相邻的两层弹翼中的一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活动,实现将相邻的两层弹翼中的一层弹翼收容于另一层弹翼中,进而使得相邻的两层弹翼收容后相互嵌套,实现了变形弹翼的完全回收,节省空间。将本申请提供的变形弹翼应用于飞行装置中,极大地提高了飞行装置的运输与挂载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形弹翼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示出了图1中变形弹翼最底层的第一层弹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示出了图1所示变形弹翼整体完全回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示出了图1所示变形弹翼第一种相邻的两层弹翼及变形驱动机构收容时的结构原理图;
[0031]图5示出了图4中第一种相邻的两层弹翼及变形驱动机构展开时的结构原理图;
[0032]图6示出了图1所示变形弹翼第二种相邻的两层弹翼及变形驱动机构收容时的结构原理图;
[0033]图7示出了图1所示变形弹翼第三种相邻的两层弹翼及变形驱动机构收容时的结构原理图;
[0034]图8示出了附着有蒙皮的变形弹翼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形弹翼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变形弹翼中第一层弹翼、固定底座及变形驱动机构收容时的结构原理图。
[003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8]100

变形弹翼;110

弹翼;110a

第一收容槽;111

第一层弹翼;112

第二层弹翼;113

第三层弹翼;114

第四层弹翼;115

第五层弹翼;116

第六层弹翼;120

变形驱动机构;121

动力驱动组件;1210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驱动机构及至少两层弹翼;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变形驱动机构,所述变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中的一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活动,以使该层弹翼收容于另一层弹翼内,或者,使该层弹翼相对另一层弹翼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翼分别为第一层弹翼及第二层弹翼,其中,所述第一层弹翼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二层弹翼的收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层弹翼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第二层弹翼背向所述收容槽底部的一面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平齐,或者,所述第二层弹翼背向所述收容槽底部的一面低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驱动组件及摆杆;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且所述动力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层弹翼的一端铰接配合,所述动力驱动组件用于输出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弹翼及所述第二层弹翼的另一端铰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及滑块,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弹翼内及与所述第二层弹翼铰接配合配合,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弹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孙俊杰王鹏程彭荀徐维乐张晓天蔡国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